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欧美步步紧逼 伊朗局势再度紧张

发表时间:

欧盟外长会议周一(1月23日)通过了针对伊朗核问题的石油禁运令,引起伊朗再度扬言报复,俄罗斯外长也指欧盟禁止进口伊朗石油于事无补;与此同时,美国向伊朗第三大银行实施制裁。围绕伊朗核计划新一轮交锋引起国际油价上扬。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周一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终于通过了针对伊朗核问题的石油禁运令。这是到目前为止,对伊朗核计划发起的最为严厉制裁,其目的是希望迫使伊朗重回谈判桌。这项石油禁运令主要内容包括:从即日起,欧盟将不再与伊朗签署新的石油合同,已经生效的石油合同被“宽限”执行至7月1日。

欧盟外长会议通过对伊朗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主要是因为“伊朗拒绝遵守国际义务,未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合作”。根据2011年12月1日欧盟外长会议通过的决议,欧盟决定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能源方面,欧盟将采取石油禁运﹔金融方面,欧盟将冻结伊朗中央银行在欧盟境内的资产,并禁止其与欧盟金融机构进行黄金及贵金属交易。

事实上此前,欧盟成员国在是否禁止从伊朗进口原油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伊朗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内部的第二大产油国,欧盟则是伊朗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市场。据称,伊朗每天要向欧盟市场提供45万桶原油。伊朗百分之20%的原油出口欧洲,主要是希腊 西班牙和意大利,所以特别提出反对制裁的是深陷经济危机之中的希腊。超过三分之一原油供给依靠伊朗的希腊,在伊朗进口石油被禁的情况下,将不得不以更高价格从其他国家进口,从而使受债务危机重创的希腊经济雪上加霜。在希腊提出的解决方案得到承诺,希腊石油供给问题解决后,欧盟成员国终于在进一步制裁伊朗问题上达成一致。

欧盟通过进一步制裁伊朗决议后,伊朗一名政治人物再度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另一名伊朗政治人物则表示,德黑兰应该立即切断对欧盟的原油供应。伊朗指责欧盟实施 石油禁运是在打心理战。伊朗外交部认为,新的追加制裁措施令核问题更加僵持,伊朗强调,石油禁运及经济制裁不合理及不公平,也不会影响伊朗行使权利。

另外俄罗斯也对欧盟的决定持反对意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指欧盟的裁制行动于事无补。他表示,俄罗斯仍然会争取在短期内,就伊朗核问题恢復国际谈判。

事实上,此前,伊朗核问题一度出现“降温”的信号。美国航空母舰“林肯号”与已在阿拉伯海上的美国航母“卡尔‧文森号”会师,但对此伊朗方面仅表示,美国于波斯湾部署战舰属例行活动,不构成“新问题”,伊朗此番言论被媒体解读为“有意降温”。另外在此之前的18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说,伊朗准备好重启核谈判;19日,正在土耳其访问的伊朗外长萨利希突然改口,称伊朗从未试图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还说,伊朗核问题的关键是要立即重启谈判;之后的20号,美国、德国、法国三国同时发出了希望与伊朗对话避免战争的声音,而布鲁塞尔知名智库欧洲政策中心的主任表示,对于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欧盟成员国现在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准备。

而就在欧盟追加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同时,美国向伊朗第 三大银行实施制裁;此举将会进一步打击德黑兰与国际 金融市场的联系。有消息说,美国参院与财政部正根据去年12月通过的国防预算法案,研拟更严苛的条文与规则,加强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未来数周,参院将讨论并通过打击伊朗石油收入与石油运输的措施。其中一项条文将可协助总统奥巴马研判是否将伊朗的油轮业者,“伊朗国家油轮公司”、“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列入制裁的黑名单。

欧盟通过进一步制裁伊朗决议后,国际石油价格再度攀升,目前居于高位;同时国际金价也受到影响。欧美步步紧逼,伊朗扬言报复,伊朗局势在欧盟新的制裁决定出台后又陡然紧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