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妇女与家庭

奥朗德-特里埃维勒:新式法国第一家庭

发表时间:

随着总统选举结束,法国总统府艾丽舍宫又迎来一个新的第一家庭。这里的“新”不仅在于人员的更替,更在于形式:随弗朗索瓦-奥朗德走进艾丽舍宫的是法国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婚约的未婚家庭。许诺做一个“正常”总统的奥朗德带来的是一个并不传统的第一家庭。自选举结果揭晓的那一刻起,新当选总统的生活伴侣就已经成为法国、甚至国际媒体聚焦讨论的话题,对陌生的第一夫人的惯常的关注掺杂着对这个新式家庭如何与残余的社会传统意识相处的好奇。

广告

奥朗德新式第一家庭 法国婚姻家庭模式变迁的缩影

法国新当选总统的同居生活其实折射着法国现代婚姻家庭的变迁。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间,法国人传统的婚姻家庭形式经历了重大的变迁。未婚同居与离婚越来越多地为社会所接受。离婚率上升、而结婚者减少的同时,未婚同居逐渐从青年男女带着试婚色彩的短期形式发展成为一种共同生活方式,结婚不再是同居生活的必然结果。根据法国人口研究所的数据,在1980年到2003年间的23年间,法国的离婚率从22%上升到接近43%。而接近2009年时,在共同生活的人群中,同居者已超过总数五分之一,一半以上的新生儿的父母没有婚约。

不过,高层政治人物的婚姻生活与这种社会变迁并不同步。在很长时间里,离异一直被看作是可以断送政治前途的选择。1981年,新当选的社会党总统密特朗虽然已经另有所爱,并育有一个女儿,但仍然不得不与妻子丹尼尔-密特朗维持表面的婚姻。这种双重家庭生活一直持续到其14年总统任期接近尾声时才为公众所知晓。有传闻称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在七十年代也曾移情他人,但为了避免可能的婚变影响政治前途,最终不得不听从劝告,忍痛割爱。第一个打破离异禁忌的政治人物是社会党人米歇尔-罗卡尔。1988年,他被任命为政府总理时,他已经离异后再婚。但几年后,他又与第二人妻子分手。此时的法国社会对政治人物的婚变已经不再敏感。阿兰-朱佩、飞利浦-色甘、里约内尔-若斯潘、洛朗-法比尤斯、让-玛丽 勒庞、更不要说斯特劳斯-卡恩都曾经历了离异、再婚。萨科齐总统任期间,法国民众更是首次直接见证了在职总统的离异与再婚。

如果说法国舆论对政治人物离异已经不再敏感的话,没有婚约的同居生活的共和国总统,奥朗德当属首例。从法律的角度说,这位现年57岁的新总统仍然是单身。奥朗德早在国立行政学院读书时,就与同学塞格莱纳-罗亚尔相爱。两人共同走过了25年,膝下有4个子女。但他们从未有婚约。他们在社会党人密特朗当选总统的年代走入政坛,曾是令人羡慕的夫妻双双从政的成功典型。但罗亚尔民意指数攀升、尝试问鼎总统宝座之际,奥朗德已经钟情于《巴黎竞赛》杂志政治专题记者瓦莱丽-特里埃维勒。2007年,这场情感危机终于在罗亚尔竞选失败后爆发。不过,奥朗德只是在2010年才公开他与瓦莱丽-特里埃维勒的恋情。

西方社会也许已经普遍接受了未婚同居的生活方式,但是,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未婚同居的国家元首,奥朗德和他的新式第一家庭不可避免地激发了现代理念与在传统社会意识以及在传统社会意识基础上建设的政治架构间的某种矛盾。未婚同居的现实并没有影响众多法国人拥戴他为总统,但是英美国家舆论则惊讶不已。而且,一个第一家庭不得不面对大大小小的礼宾活动,如何为没有任何法定身份的第一夫人安排活动有可能会引起某些尴尬。2008年,萨科齐出访印度时,就曾被印方暗示:鉴于他与卡尔拉-布鲁尼尚未成婚、礼仪安排上多有不便。卡尔拉-布鲁尼因此放弃了随同访问的计划,但这段不愉快也加速了他们举办婚礼的步伐。瓦莱丽-特里埃维勒是否应当与奥朗德完婚,以便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呢?瓦莱丽-特里埃维勒表示她愿意服从任何礼仪上的需要,但她显然并不想因此而被迫成婚,在她看来,那是他们自己的私事。她甚至考虑寻找一个折中的词语,来取代引发歧义的“第一夫人”的说法。她对目前的女友身份可能造成的不便也很不以为然,认为,倘若只是罗马教廷见不得一个未婚同居的女性,那么不见也罢。

瓦莱丽-特里埃维勒 自挣工资的第一夫人?

在婚姻身份困惑之外,瓦莱丽-特里埃维勒会是怎样的第一夫人呢?应该说,这是每位新总统上任时,法国舆论都会提出的问题。媒体连日来沸沸扬扬地讨论瓦莱丽-特里埃维勒的婚姻身份,但其实法国宪法对第一夫人的地位和职能并没有任何界定,无论她是法定婚姻的夫人,还是没有法定婚约的女友。历任第一夫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以自己的方式扮演这个特殊的角色。戴高乐、蓬皮杜和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任期内,三位第一夫人都行事十分低调。但此后的达尼尔-密特朗和贝尔纳黛特-希拉克则都利用宪法界定的模糊,为自己开辟了一个行动的天地。达尼尔-密特朗从不掩饰自己的政治信念,甚至有时让法国外交政策陷入被动。后来,她成立“自由基金会”,支持公民社会的民主实践,维护人权。贝尔纳黛特-希拉克则年年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小零钱”爱心行动,为改善医院那些染患重疾的儿童和老人的生活条件募捐。萨科齐就任总统之初,曾委任妻子塞西莉娅-萨科齐为总统代表,前往利比亚谈判解救卡扎菲政权关押的保加利亚医护人员。但曾经唱红歌坛的布鲁尼在取代塞西莉娅成为第一夫人后则行事相对低调。

瓦莱丽-特里埃维勒会是怎样的第一夫人呢?

现年47岁的瓦莱丽-特里埃维勒出生在法国西部地区的昂热,在一个平民街区的低租金住房中长大,父亲因为在二战时期触雷而失去一条腿,母亲曾在一座溜冰场卖门票补贴家用。家中兄弟姐妹六人,她排行第五。经济虽然拮据,但瓦莱丽-特里埃维勒表示童年给她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不过,经济拮据并不意味着出身于底层社会。瓦莱丽-特里埃维勒更认为自己是出身于一个倾家荡产后的中产家庭。事实上,她的祖父原本是银行家,1950年时转手买出了他合作经营的银行。1988年,她从巴黎索邦大学政治系毕业,一年后进入《巴黎竞赛》杂志,成为政治专题记者,专门跟踪报道社会党的活动。她也在Direct 8 电视台主持政治节目。

藉此工作之便,瓦莱丽-特里埃维勒结识了奥朗德。而与奥朗德相爱,也迫使她不得不随着奥朗德竞选总统的努力而陆续放弃心爱的政治节目,而转做文化节目。但是,她的角色也从此从一个政治生活的观察者、报道者转换成了参与者。奥朗德身边的合作者都认为瓦莱丽-特里埃维勒的到来改变了奥朗德的生活。奥朗德当选,她功不可没。

瓦莱丽-特里埃维勒本名是瓦莱丽-马索诺,“特里埃维勒”是她第二任丈夫的姓氏。
她开始走进奥朗德感情生活时,奥朗德正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2002年总统选举失败的重创之后,社会党又经历2005年欧盟宪法公民投票失败和2007年总统大选失败,身为第一书记的奥朗德倍感压力。但是,一位朋友透露,自从有了瓦莱丽-特里埃维勒,奥朗德变得飘飘然,认为一切都是可能的,包括当选总统。应该说,瓦莱丽-特里埃维勒虽然行事低调,也很少公开发言,但在奥朗德的竞选努力中,她并没有袖手旁观。正是在她的支持下,奥朗德减轻了体重,率先从形体上开始了竞选准备。此后的竞选大会上,她总是坐在最前排,竞选总部里也有她的办公室。

无意间成为万人瞩目的第一夫人,瓦莱丽-特里埃维勒坦承对如何扮演这个新角色尚没有明确的思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并没有忘记自立自强这个支撑当代职业女性的内在动力。奥朗德竞选胜利的次日,在回答媒体如何扮演第一夫人角色的提问时,她想到的是在竞选活动中,有些女性曾来向她表示:保持你的独立,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信息。

瓦莱丽-特里埃维勒也许不会成为比尔-克林顿当选总统初年的希拉里,但显然也不认同贝尔纳黛特-希拉克当年“艾丽舍宫的家庭主妇”的模式。她仍然希望能继续记者工作,表示,她尚有三个孩子需要抚养。英国《卫报》认为,倘若她如愿继续工作并自挣一份工资,那将是第一夫人角色的一次革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