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广角

法国社会风潮风起云涌

发表时间:

法国最大的超市“家乐福”、全球航运巨头法航-荷航、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科西嘉-地中海国营海运公司(SNCM)、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制造集团、Pétroplus 炼油厂、全球最大钢铁集团 阿赛洛∙米塔尔钢铁公司法国分厂、“联合立华”饮料、制茶厂、欧洲最大的家禽屠宰厂-布列塔尼“杜”牌家禽业都在政府列入的受困企业行列中。加上众多的受困电子备件厂、纺织厂、印刷厂、报社面临的困境,法国今年底将面临新一波的失业高潮。

广告

这些面临困境的厂家中,有的是跨国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嫌法国工时、税收过重,缺乏竞争力,准备把厂家搬到南美、东欧或亚洲劳工便宜的地区;而有的厂家是祖传的企业,例如欧洲最大的家禽屠宰厂-“杜”家禽业,他们过度投资,入不敷出;有的是不到百人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法国刚上台的社会党左派面临的就是一波胜似一波的倒闭潮、解雇潮和失业潮。难怪法国媒体说,萨克奇给奥朗德赠送的是一份下毒的礼物!

在法国竞选前期,右派劳工部长贝尔朗曾经明确告诉企业老板,不要在总统竞选期间申请破产。这样一来,很多经营不下去的企业在拖了几个月之后,无法再支撑下去了。年底前,拯救受困企业俨然成为新上任政府将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新政府刚上台不久,法国劳工总联盟(la CGT)对外公布了一份内部材料。这份材料显示,目前有46家企业难以维持,他们急需政府的救援。这一不利于现政府的消息公布于众之后,一向低调的总理让∙马克∙埃罗以回答记者和听众提问的方式,回应了备感震动的媒体和民众。

6月1日一大早(8 :30),总理埃罗来到受广大民众欢迎的电台-蒙特卡罗电台,首先回答了名牌记者布尔丹的提问;随后,总理逐一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埃罗接受记者采访的全部过程由全天候电视台BFMTV进行了实况转播。

在接受记者提问中,埃罗坦诚地说:“法国36家企业面临重组或倒闭的命运”。虽然总理宣布的数字比工会人士宣布的少了10家企业,但是,民众和舆论关心的是政府将如何应对这一严峻的局面。

总理埃罗上任刚两个星期。接踵而至的大小企业要求接管或破产,面临失业的职工纷纷向新政府发出“求救”的呼喊。为了在立法选举前夕,不给舆论留下对民众疾苦不管不顾的印象,总理埃罗出面化解涌动的劳资风潮。

总理埃罗表示说:“新政府成立时,特设了生产振兴部。生产振兴部在财经部的配合下成立了专门应急小组,成员们逐个处理受困企业档案。”埃罗说:我曾是法国西北部南特城市的市长。我相信地方政府的经验和能力。为此,受困企业所在的省府将分别指派专员,接手受困企业资料,负责和雇主、地方商会、银行举行三方会议,共同寻找可行的办法。可行的办法中,有融资和强迫谈判两种方式。

蒙特布尔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争取时间,避免倒闭,继续谈判,这是政府启用的第一个模式。Fralib的182名工人对新上任的生产振兴部长蒙特布尔的努力表示满意。

法国新上任的“生产振兴部”部长蒙特布尔曾经是社会党党内总统候选人之一。他在竞选演讲中,极力反对全球一体化经济,主张欧洲重设经济堡垒。蒙特布尔批评欧洲的政治家们,在构想大欧洲时没有从产业链上增设一条贸易保护线。

在“生产振兴部”走马上任后,蒙特布尔试图以站在劳动者一边的姿态来化解危机。“联合立华”制茶厂暂时躲过关厂的厄运,可以说是蒙特布尔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联合立华”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它在法国南部马赛市附近Gémenos有一家制茶分厂。分厂每年生产上千吨茶叶、上亿个袋茶。法国最知名的“象牌”袋茶也产自Fralib分厂。但“联合立华”厂方在遣散了两批工人之后,还是决定马赛市附近的分厂。

182名余下的工人为保住自己的饭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持续了605天的抗争中,他们保住了所有的机器设备。按照此前的安排,厂方准备于2012年6月1日搬走所有的设备、关闭茶厂。

在厄运临头的时刻,“生产振兴部”部长蒙特布尔5月25日上午来到了法国南部的Fralib制茶分厂。蒙特布尔宣布说,制茶总厂“联合立华”同意回到谈判桌上。也就是说,总厂除了关闭分厂的选择之外,还有其它的谈判余地。制茶分厂的工人此前多次要求和总厂谈判,但都遭到拒绝。在政府和舆论的巨大压力下,设在伦敦和鹿特丹的“联合利华”总厂同意推迟搬厂的打算。

政府委派地方商业部副部长本图恩西(de Michel Bentounsi)与总部“联合立华”进行新的谈判。

谈判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继续经营下去。按照工人们的想法,他们自己出资在企业内入股,专门生产法国知名品牌“象牌”袋茶;“联合立华”总厂承诺按时订购足量的“象牌”袋茶,以保证产品销售渠道。除此之外,如“联合立华”在法国另设其它分厂时,它需给愿意搬迁的工人重新安排其它行业的工作。

“联合立华”总厂和马赛分厂Fralib能谈成什么结果,目前尚不得知。但能够推迟关闭厂家的命运,这恐怕已是现政府可以尽力而为的第一步。

法国家禽业“杜”(Doux)面临灭顶之灾

设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的屠宰厂“杜”(Doux)家禽业将宣布破产。消息传来,法国农业部、司法部、生产振兴部、地方政府、甚至当地的神甫为之震惊。法国总理埃罗在电视台和电台表示:一旦“杜”家禽业倒闭,将牵涉到3400个就业岗位和800名家禽饲养者。政府会竭尽全力动员地方银行为其融资。按照“杜”家禽屠宰业五月底公布的数据,该厂家的34家分厂共欠债4亿3千7百万欧元。法国家禽养殖联合会对布列塔尼家禽业的前景表示极度的担忧。当地绿党人士揭露说:“杜”家禽业十年中享有10亿欧元欧盟的农业补贴。政府定要派专员查帐。如果老板中饱私囊,他将受到社会的惩罚。

像“杜”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法航、阿海珐、标志雪铁龙、家乐福等大企业。在兼并和重组的风潮中,政府制约“社会风潮”空间是有限的。

古尔容拒绝退还“不义之财”

面对不利的局面,社会党还呼吁老板要靠“高觉悟”与职工共渡难关。近来,法国媒体热炒的“古容”退还遣散费一事颇能说明问题。

法荷航空公司2011年底在首席执行官职位争斗中,前总管皮埃尔∙亨利∙古尔容(Pierre-Henri Gourgeon)败给了对手。在提前离职时,古尔容与企业签订了提前离职的协议。合同规定,如果前任首席执行官签订拒绝到同行企业任职,他可以拿到一笔“非竞争遣散奖金”( la prime de non-concurrence)。为此,古尔容获得了40万欧元的“奖金”。

事过大半年之后,法航开始宣布大批裁员计划。工会人士、股东年会、新任财政部长、交通部长纷纷呼吁古尔容退还这笔“不义之财”。

虽然,法航股东年会、部长的呼吁似乎没有唤醒前法荷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良知,因为他拒绝退还40万欧元的“奖金”,但是在经济危机的年代,企业高管拿巨额好处费,在身后留下高额债务的做法激发了民愤。

从“联合利华”制茶厂和“杜”家禽屠宰厂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左派政府在阻止倒闭潮中可运作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它要么替负债累累的企业重新融资;要么强迫厂家继续与职工代表坐下来谈判。至于真正那些经营不下去的企业,政府只能促请资方给将被解聘的职工一个稍好的解聘待遇。

真正的办法是要革新产业。法国新政府要想给右派留下的“毒礼物”开一份解药的话,办法除了创新、创新、再创新,就剩找到尽快增设新就业岗位的途径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