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菲律宾

政府与反抗组织达成和平协议 四十年漫长内战即将结束

菲律宾政府与南部的穆斯林分离主义组织昨天(7日)达成和平协议,这意味着菲律宾将结束分离主义武装近40年来的漫长游击战。政府与游击队长达40年的战争已造成15万人死亡,数十万民众流离失所。

2012年10月7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宣布与南部的回教叛军达成和平协议。
2012年10月7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宣布与南部的回教叛军达成和平协议。 REUTERS
广告

据法新社发自马尼拉的消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7日宣布,政府和反抗组织“莫罗伊斯兰解放阵线”(MILF)达成了历史性的和平协议,根据这一协议,菲律宾南部棉兰老(Mindanao)地区将设立名为“莫罗国” (Bangsamoro)的政治实体,给当地政治经济复兴带来了希望。

据报道,菲律宾政府与莫罗伊斯兰解放阵线(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将于本月15日在马尼拉正式签署这项协议,马来西亚首相纳吉(Jajib Razak)将作为这一历史性契机的见证人出席签字仪式。

阿基诺三世昨天在总统府透过现场直播说:“这项架构协议事关超越彼此的成见,抛开过去的不信任与短视。”

阿基诺三世同时宣布,菲律宾政府同意在棉兰老岛设立名为“莫罗国”的政治实体,取代现有的棉兰老岛穆斯林自治区(ARMM),由少数民族进行自治。

当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菲律宾政府与反抗组织达成和平协议给以赞扬,表示乐见菲律宾政府和最大的穆斯林反抗组织结束40年的武装冲突。

希拉里在声明中说:“这项协议见证了各方致力于和平解决菲律宾南部的冲突。接下去的步骤,是确保框架协议完全落实。”

希拉里还表示,美国鼓励“各方合作,为菲律宾全体人民建立和平、繁荣,提供更多机会”。

棉兰老岛莫罗伊斯兰解放阵线是菲律宾现今势力最大的分离主义组织,估计有1万2000名武装成员。

菲律宾南部穆斯林原住民自称为莫罗人(Moro),Bangsa则为“国家”或“民族”之意。

莫罗伊斯兰解放阵线将“莫罗国”定位为“亚国”,也就是“国中国”,但阿基诺三世宣布时,只称它将是新的政治实体、自治区,从头到尾未提及“亚国”一词。

阿基诺三世指出,新的政治实体称为“莫罗国”,是因为这象征棉兰老岛先民的奋斗。他强调,新的安排可望为棉兰老岛带来长久和平,而不会违反菲律宾做为完整单一国家的原则。

据报道,菲律宾政府将透过立法程序设立新政治实体,包括修宪及公投在内,一旦新政治实体成立,菲律宾中央政府仍将掌握它的国防、外交、共同市场与全球贸易、货币政策、国籍及邮政等功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