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焦点评述

奥巴马的亚洲之行与美国制衡中国的战略

发表时间: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亚洲展开访问,英国媒体就此指出,奥巴马主政后致力将外交政策焦点移转亚洲,并希望在亚洲寻求日本以外更多盟邦,以抗衡兴起的中国势力。

广告

英国 « 卫报 »发自华府的报导说,美国国家安全会议发言人罗兹表示,奥巴马在第一个任期对亚洲投入相当多时间,第二个任期亚洲也会持续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点区域,并成为奥巴马未来外交政策的重要政绩。罗兹说,藉由前往亚洲访问,奥巴马政府希望能大幅增加美国的商品外销,提升美国在这个快速发展区域的领导地位,同时推动美国的价值与利益,这是整个访问的目的。报导说,奥巴马的外交长期策略重新平衡,由过往偏重欧洲与中东转向亚洲,这次亚洲访问正是这个策略的体现。英国广播公司也报导说,奥巴马试著将美国外交政策的焦点转到亚洲,分析家认为,此举是要抗衡中国在亚洲兴起的影响力。

多维新闻网分析说,奥巴马有惊无险地保住了总统宝座,连任后出访的第一站就安排去了泰国、缅甸、柬埔寨。虽说这已经不是奥巴马第一次绕着中国跑了,但这次还是颇有些玩味的。泰、缅、柬三国都是那种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都很复杂的国家。泰国因顾及与中国的关系一直不愿和美国过分走近,缅甸一直是中国的重要盟友,柬埔寨也是中国在东盟内部的坚定盟友。有人形象的称他们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下的3个麻烦孩子”。基于重视、也基于真心想拿到点成果,奥巴马并不是只身前往的,还有左右“护法”开道。11日,希拉里开始了为奥巴马“打头阵”的亚太之旅。在访问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后, 17日在泰国与奥巴马会合,随其访问缅甸,然后一起出席在柬埔寨举行的东盟峰会。14日,国防部长帕内塔一结束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就马不停蹄前往泰国。

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逐步在向亚洲转移,美国提出亚洲战略,正是对这种趋势的顺应。白宫安全顾问多尼伦表示,美国在经历了十年中东战争之后将会削减国防预算,而美国新的国防战略将继续支持美国的战略重点。近来美国的中东政策饱受批评,阿拉伯之春的民主运动受到挫折,美国希望借助奥巴马访问东南亚来启动其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旨在抗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在访问东南亚期间,奥巴马将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举行一对一的会面,期间将讨论领土争议问题,包括中国南海问题和中国东海问题。虽然美国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选边站,但却要求保持美国在领海争议地区的自由航行权利,外界将此解读为美国是在“拉偏架”,本意还是遏制中国。

另外,香港明报星期天的也发表社论指出,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是中共新领导层上台后的一项挑战。社论分析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和国防部长潘内塔,这阵子都在东南亚一带活动,显然是积极建构新的美国与东南亚政经合作关系,布下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新局面。社论说,美国“重返亚洲”便是美国军事及政治影响力重新回到这区域,造成的结果是与中国相持。 社论分析,美国的战略脉络清晰:在南海,美国最低战略目标是保住航行水道,菲律宾、越南是它争取的对象;在中南半岛,美国打算透过与缅甸修好,将这个1950年代便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拉到自己这边。社论表示,美国「重返亚洲」是一石二鸟,既有与中国相争,也有透过美国势力重现区内的契机,帮助本土经济。因为东南亚在大陆这个新兴火车头带动下,经济表现向好,欧美则仍因经济全面复甦没有著落而愁云惨雾。于是,美国的经济之手,藉著军事和政治影响力伸来亚洲。对中共新领导层来说,社论强调,如何回应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返亚洲”,是新的领导人上台后的一项挑战,值得留意。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