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美国动向

惊人枪击案可能成为美国控枪辩论转折点

发表时间:

整个周末,美国在流泪。从总统到受害者家属,从电视主持人到普通民众,无一例外。随着上周五康州纽敦学校枪击案真相的逐步揭示,随着媒体对20名被枪杀儿童6名学校教职人员的姓名、生平事迹的不断报道,随着悼念和葬礼的逐渐开,人们无法抑制内心的极度悲痛,如同一条标语上所写的:“我们的心碎了,我们的意志坚强。” 

广告

星期天晚,奥巴马总统飞抵康州,参加纽敦高中礼堂举行的宗教悼念仪式。他说:“我们承担着对每一个孩子的责任……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如果我们做不好这件事,我们就做不好任何事。”奥巴马说:“我非常清楚,仅用语言是与你们深深的悲伤不相称的,也不能治愈你们受伤的心。”他虽未提到“枪”字,但他誓言要利用总统的任何权力阻止类似悲剧的重演;他说,“难道我们准备说面对这样的屠杀我们束手无策吗?”。

康州纽敦小学惊人枪击案悲剧,很可能成为美国枪支控制辩论中的一个转折点。除了加州民主党重量级参议员范士丹已经在周末表示,将在参院提出一项禁止攻击性武器的法案外,许多民主党领袖都不同程度地作出了表态,甚至连一些过去反对禁枪的民主党议员,这次也改变了态度;与此同时,共和党议员则很识相地保持了沉默。今日美国报专栏作家凯特•帕特森说,“枪支控制是一个观点分裂的议题,在美国,政客们只会嘴上说说。但现在,奥巴马和国会有机会创造历史和做出改变。”奥巴马总统在该事件发生当天的表态中就呼吁,为制止此类枪击事件必须采取“有意义的行动”。

纽约时报说,奥巴马悼念仪式上的讲稿是奥巴马在前往纽敦的短暂途中在空军一号上完成的。报道说,“对于一位在四年任期内从未把枪支问题作为当务之急的总统而言,这份讲稿似乎预示着重大的方向性改变。”报道说,“在任期内发生另外三起大规模枪击案之后,奥巴马每次都呼吁进行枪支立法,但却没有为此投入太多的政治资本,不过,他上周日发表的明确言论让他这一次很难不采取行动。”

外部的压力也在积聚。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一向赞成严控枪支。他说:“我不认为我们的建国先贤有过要让每一个男子、妇女和儿童都有一杆枪的想法。”他高调向奥巴马喊话,“我认为是总统起而领导和告诉这个国家,我们将要行动的时候了。”他反驳共和党人希望桑迪•胡克小学校长可以用枪自卫的论调,反对允许枪支进入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建议,他说:“在大学校园里带枪是我一生中听到过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他说,“我们不需要到处都是枪。”

上星期五,就在36岁凶手亚当•兰札在康州纽敦的桑迪•胡克小学制造了惊人枪杀案前十几个小时,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在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的陈棚村,一名男子持刀攻击该村小学的22名孩子,但因为他使用的是一把刀,因此该攻击事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帕特森以此进行对比,说明“精神错乱的攻击者并非美国特有,但枪支泛滥却是美国特有的。攻击者因为有枪才变得更加致命。”上星期五,美中两地发生的对儿童的攻击事件,再清楚不过地说明的美国枪支问题的严重性。

纽约时报星期一报道了中国官方媒体呼吁美国严控枪支。新华社说小学生的“鲜血和泪水要求美国应尽快实行枪支管控,刻不容缓。”不过报道引用新浪微博上一条对有关奥巴马总统强忍泪水发表讲话的评论说“我们国家领导人面对河南受伤害的儿童,落泪了吗!?为何一发生这样事件,总是装聋作哑!?并不是说咱领导人也要像奥巴马那样流泪,而是能不能像人家那样直面事件?而不是每次国家发生‘特殊事件’,主流媒体连报都不报,藏着揶着,试图逃避。”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中,“豆腐渣校舍”的倒塌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的死亡,政府不但至今没有公布地震受害学生的名单,而且也没有追究“豆腐渣校舍”的责任人。著名艺术家艾未未经过艰难调查,公布了5000多名小学生的名字,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艺术作品,但他被当局以“透漏税”为名关押了80多天,并对他进行了“刻不容缓”的严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