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安倍晋三正式就任日本首相

发表时间:

岁末年初,在经济紧缩持靡、与中国领土纠纷紧张升级的大背景下,日本再次实现政权更迭,日本众院今天举行特别会议,58岁的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被正式推选担任日本新首相,在他5年前因病闪电辞去首相一职位引发强烈震撼后,重新执掌日本政坛。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安倍2006年曾作为日本最年轻首相执掌过日本政坛,但在上任仅仅一年之后,就在修宪努力遭遇阻力、内阁成员丑闻频出、自民党参议院选举失败之后,突然以生病为由宣布辞职,引发了当时日本国民和政坛的强烈震撼。自民党此后江河日下,安倍本人也被戴上“放弃政权首相”的污名,政治生命几乎宣告结束。安倍在今天正式当选之际,即就此向媒体表示说,将从上一首相任期汲取经验和教训,努力保持政府的稳定。

然而,各种分析普遍认为,无论是在内政提振经济、还是在外交问题上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安倍政府可操作的空间都极为有限。

首先在内政方面,虽然安倍所在自民党在此前的众院选举中打败自民党,在野田执政3年3个月之后重新夺回政权,但安倍深知这一胜利其实相当脆弱,首先是在选举中40%的日本选民选择放弃投票,创下日本战后弃票最高纪录,显示选举与其说是安倍的胜利,更不如说是选民对中左野田政府的不满惩罚。

自民党虽然与结盟的公民党占据日本众院的大多数席位,安倍要实现在选举中提出的“摆脱通缩”和“日本经济再生”的目标,还必须考虑明年即将举行的日本参议院选举。在日本参议院242个议席中,自民党只拥有少数83席。这一状况要求安倍必须谨慎执政,同时也必须处理好与执政伙伴公明党的关系,双方在核电存废进程、修改和平宪法等多个重要议题上都存在分歧。

在外交方面,安倍一直被认为是外交立场强硬的鹰派人物,在此次日本众院选举中他的多次就与中国在钓鱼岛主权争议问题上的强硬表态令外界关注,担心日本政府将更加右翼化,但普遍分析认为,受制与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状况的影响,安倍在执政后必须暂时放下在竞选纲领中提出的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采取现实主义外交策略。

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和日元增值的的影响,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已经14个月陷入衰退,公共赤字接近240%。 今年三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近1%,第四季度则继续滑落。安倍为恢复经济增长提出宽松货币政策、缓解通货紧缩措施,提出实现2%的通货膨胀目标。

中日2011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400亿美元,安倍执行经济的目标不可能不考虑与中国的关系。事实上,就在他正式上任之前,就决定在一月派特使访问中国,以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而他此前一直强烈主张的向钓鱼岛派驻公务员计划也被宣布暂缓进行。安倍在2006年首次当选日本首相后,曾打破常规,将中国作为第一个出访的国家,被称为“破冰之旅”。此次当选,安倍表示,仍会将美国作为出访的首个国家。显示他所强调的突出日美同盟关系、以日美合作基础上保持与各极势力的平衡,以应对不断发展强大的中国。而中国方面,在安倍获得选举胜利之后不久,中国官方表示做好与安倍政府的合作的准备,但北京同时提醒东京应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切实的行动。

安倍出任日本首相之际,其内阁人员也在周三晚间出炉,据日本媒体透露,72岁的前首相麻生太郎将担任副首相兼财务及金融大臣、法务大臣由67岁的自民党前党魁谷垣禎一担任,55岁的自民党前国会政策委员长岸田文雄任外相、而环境兼核电大臣则有右派領袖石原慎太郎之子石原伸晃出任。分析认为,安倍任命前首相麻生太郎担任副首相,反应出安倍强化行政中心功能、重点振兴经济的施政纲领。麻生在2008年执政期间遭遇全球金融海啸,他所采取应对财政措施受到安倍的欣赏。

国际金融市场对安倍的上任给予积极反应。自安倍胜选以来,日元就一路贬值,与美元的汇率创18个月来的新低。周三东京股市日经指数再次大幅上涨140点,终盘报10080点,再次突破万点大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