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书香世界

《国家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发表时间:

广告

为什么有些国家十分富裕,有些国家却异常贫困?为什么穷国都集中在热带或下撒哈拉非洲,富国都在温带?带来繁荣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富裕的社会能够一直繁荣下去吗?一个社会的贫困与富裕,是受到风土与物种之类地理因素的影响呢?或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也许是穷国的官员想不到好的政策?

两位美国学者,戴伦.艾塞默鲁、詹姆斯.罗宾森共同出了一本新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试图通过新的社会学理论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作者的研究显示,穷国之所以贫穷,不是由于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为传统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执政者愚笨无知,而是他们刻意图利支持其权力的特权菁英,代价是整体社会的利益。繁荣富裕的关键在于这个社会采行何种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

国家贫富差异的原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社会学家们却给出了极为不同的答案。一千年前,世界各地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为什么一千年后,美国人的所得是阿富汗人的五十倍?而非洲大部分国家每人平均国民所得都不超过一千美元?是因为工业革命吗?那又为什么它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或非洲?国家要如何才能持续的发展?怎样的国家会走向衰败?

有的社会学家就提出:地理环境决定一切?比如说,这派观点的学者就认为,欧亚大陆的横向连结,有别于美洲或非洲大陆的纵向连结,因不需横跨不同纬度,也让整个交流,不论是贸易、战争、技术或疾病及其抵抗力与发展相对容易。这个一开始的起点优势经过长时期的正向循环不断累积后,到十五世纪,已经足以支持欧亚以枪炮与病菌殖民美洲与非洲,开展五百年的霸权,而这一切都是一开始的地理环境所造成!

这个理论看来非常吸引人, 但是有人又提出疑问:那为什么过去五百年来欧洲的发展领先亚洲?而许多地理文化环境几乎完全相同的地方如韩国与朝鲜、甚至是美墨边境上仅一墙之隔的两个小城镇,在今天的发展却如此不同?」其实,问题出在制度上!
艾塞默鲁和罗宾森两位作者以两人十五年来共同研究的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不是地理环境,而是制度──是我们如何组织社会来生产并分配资源的制度过程,决定了我们今天是否繁荣昌盛!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决定国家走向兴盛或衰败的最大原因。如果能在经济上致力于保护财产权、制订不因人而异的游戏规则、鼓励资源往新科技方向投资;并且在政治上广泛分配权力、建立制衡并鼓励多元思想,国家就能持续发展。反之,国家若被只想攫取资源的少数政治菁英把持,则必然走向衰败。

作者在书中将此定义為广纳型和榨取型制度。作者即以这两个概念贯穿全书,讨论社会科学中最重要也困难的问题之一:到底是什么原因决定了国家的制度选择?这个选择的长期后果又是什么?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观点大致可以综合为:一个社会如果能将经济机会与经济利益开放给更多人分享、致力于保护个人权益,并且在政治上广泛分配权力、建立制衡并鼓励多元思想,作者称為广纳型制度,国家就会迈向繁荣富裕。反之,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若只由少数特权菁英把持,作者称為榨取型制度,则国家必然走向衰败,即使短期之内出现经济成长,却必定无法持续,因为特权阶级為了保有自身利益,会利用政治权力阻碍竞争,不但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也不利於创新,阻碍了整体社会进步。

作者认为,数千年的全球史也说明,制度可以往更具广纳性的方向移动,也可能会倒退回较具榨取性的状态,浅层的民主也可能被绑架成為实质的权贵政治。

经过十五年的原创研究,两位作者艾塞默鲁与罗宾森列举出许多精采的历史证据,从罗马帝国、马雅城邦、中世纪的威尼斯、苏联、拉丁美洲、英国、欧洲、美国与非洲,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崭新理论。  

那么依照作者的这套理论,中国在威权统治下的经济发展,是否能持续飙升并超越西方国家?美国的好日子是否已经到了尽头?美国是否正从抵抗既得利益菁英扩大自己权力的良性循环,走向让一小撮人更富有并掌控更多权力的恶性循环?请您在下周的书香时间,继续收听对《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一书的介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