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法国总统出访摩洛哥

发表时间:

法国总统奥朗德3日开始对摩洛哥进行两天的国事访问。应该指出的是,奥朗德是在后院起火的背景下抵访该国的。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法新社报道,前预算部长卡于扎克承认自己在国外有私人账户,而向税务局隐瞒了实情。卡于扎克的“招供”,令总统和现政府陷入空前的被动。但随奥朗德出访卡萨布兰卡的8、9名部长、商队和记者都没有接到改变出访行程的通知。也就是说,两天的国事访问安排,一切照旧。

按照事先的安排,奥朗德出访摩洛哥的第一天,双方将签署30多项意向书和合作协议。合作的领域包括农业食品、废水再处理、再生能源和交通。涉及交通的合约包括,设建地铁、无轨电车、高速列车、修建铁路等项目。到访的第一天,法国总统将在卡萨布兰卡为法国水资源公司和当地合作的一个废水处理厂剪彩。

按照爱丽舍宫提供的资料,在法国上市的40家大企业,有36家在摩洛哥有分厂。法国方面希望,摩洛哥企业和法国企业更好地并肩合作。

按计划,周四,法国总统奥朗德将前往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飞往拉巴特之后,奥朗德总统将与摩洛哥首相阿卜杜拉•本•基兰(Abdelilah Benkirane)会晤。在摩洛哥议会的演讲将涉及众多的国际议题,例如叙利亚局势、出兵马里、阿拉伯之春、中东和平进程等。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议会演讲中讲强调,阿拉伯之春给非洲多国提供了很大的潜力,但也给这些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风险。摩洛哥在时局动荡的大背景下,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摩洛哥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将是法国总统奥朗德在议会发表演讲的主旋律。法国总统奥朗德将会感谢默罕默德六世在开罗伊斯兰峰会上对法国出兵马里的支持。

在西撒哈拉政治地位问题上,法国总统奥朗德将重审法国一贯的立场。法国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寻找一个解决办法。法方认为,“摩洛哥自治计划”是一个多方商谈的可信、坚实的基础。而波利萨里奥阵线(Front Polisario)呼吁法国修正上述立场。

波利萨里奥阵线是一个致力于争取西撒哈拉独立的政治、军事组织。它成立于1973年5月10日,成立时的目标为反抗西班牙对西撒哈拉地区的控制。

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三国签定《马德里协议》,承诺在次年初,全部撤离西撒哈拉,并将北部萨基亚阿姆拉地区交给摩洛哥,南部里奥德奥罗地区交给毛里塔尼亚。但是该协议遭到了西撒哈拉的另一个邻国阿尔及利亚的反对。

在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下,波利萨里奥阵线于1976年2月27日,也就是西班牙完成撤军的第二天,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并和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发生战争,其武装力量也发展到数千人。

1980年代中期,摩洛哥在西撒哈拉修建了一道摩洛哥长墙,将具有经济意义的全部西撒哈拉地区包围起来,从而在西撒哈拉形成了与波利萨里奥阵线对峙的僵局,波利萨里奥阵线控制了长墙以东大约占全部西撒哈拉三分之一的荒芜地区,建立了约有15万人口的一些难民营,但是无法取得更大的战果。

199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90号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MINURSO),在西撒哈拉实施公民投票,以决定该地区的政治地位,9月,摩洛哥和波利萨里奥阵线宣布停火。但是由于在选民资格等问题上争执不下,公民投票始终未能举行。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