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时事观察

东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如何有效解决东南亚海域的海盗猖獗问题

发表时间:

马六甲海峡是亚洲地区重要的海洋航运通道,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商船都必须经过这一海峡,尤其自1977年以来,全球超过半数的原油货轮都要从马六甲海峡经过。此外,邻近的南中国海也是远洋货轮的必经之路。然而,近年来这一海域海盗活动日趋猖獗,原因是大大小小的岛屿,地形复杂,环境多样,为海盗潜伏作案提供了天然屏障。

广告

据国际海洋事务组织(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简称IMO)统计: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域内发生海盗劫掠事件呈上升趋势,仅2012年期间,商船遭遇海盗事件多达90余起。东南亚地区的海盗猖獗程度仅次于索马里海域。

国际海事局(International Maritime Bureau简称IMB)则披露:在2013年1-7月期间,东南亚海域内一共发生了57起商船遇袭事件,成为全球海域内海盗作案率最高的地区。其中有48起海匪劫案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海域内。此外,在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和菲律宾海域每年都有类似事件发生。数字说明,东南亚海域内海盗猖獗,已然成为该地区国家必须重视的问题。

反观东南亚国家目前在解决海盗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尽管菲律宾在美国协助下陆续组织关于反海盗的演习和培训,印尼和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联合执行“天空之眼”侦查计划。但解决这一地区海盗问题的区域性合作机制尚未开启,2006年生效的《亚洲地区反海盗及武装劫船合作协定》(ReCAAP),因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顾及自身利益至今尚未落实。因为该协定的中心总部设在新加坡,而马来西亚在吉隆坡拥有一个自主的“海盗情报中心”(IMB),因此,马来西亚以“工作机制重复”为由拒绝签署协定。这样一来,区域内的情报交流、信息共享就难以实现,尤其是在针对敏感区域的情况分析和问题防范措施上,以上两个机构不时还播报出意见相悖的情报,令人难以适从。而素有“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拒绝合作的理由,主要是基于国防安全考量,印尼方面认为:海盗问题涉及到印尼的国防安全,应该通过国内机制独立解决。
为此,泰国的东盟问题观察家帕钦认为:若要有效解决马六甲海峡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海盗问题,东盟成员国之间必须真诚地开展协作和交流,包括东盟+3经济体的各个成员国也必须完善和联通相关的海洋管理法规和现代化监测技术,建立起专家研讨和信息共享的平台。

泰国专家还认为:东盟商贸要共同发展,如何解决海盗问题将是一大挑战。而现实中诸多的因素,还将加大这一挑战的难度。首先,东盟+3成员国对各自领土主权的维护,不利于在解决海盗问题上展开国际间合作。目前除了中国外,还有越南、菲律宾、汶莱、马来西亚等多个东盟成员国,也对南海区域内的岛屿提出领土诉求。由于成员国之间缺乏互信,所以对待海洋国际合约等签署问题就特别谨慎,有的成员国唯恐一旦签约,白纸黑字将来可能变成导致丧失领土主权的法律凭据。
其次,随着东南亚地区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地区的跨国犯罪集团也在同步进入规模化,他们拥有跨地域的通讯联络网,新式武器和先进的监测设备,有的甚至拥有劫掠大型商船的武装能力。

最后,随着各个国家专属经济区的设立,给世代以捕渔为生的渔民生活造成冲击,一些渔民不得不越境到邻国海域内捕鱼,从而成为海盗抢劫的对象。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贫困问题导致难以生存的渔民自身蜕变成海盗。

总而言之,尽管东南亚海域的海盗武装规模尚且比不上索马里海盗,但要促进亚洲地区的商业和贸易发展,海盗猖獗问题就不能不引起重视。曼谷 江枫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撰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