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 政治

棱镜计划曝光诱发多米诺效应 巴西英国亦有污点

自从斯诺登揭秘“棱镜”计划以来,国际社会尤其是被美国监听的目标国,第一时间大多表现出匪夷所思和半信半疑的情绪。这构成了第一波反应。随着美国对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德的大规模监听行动被曝光,传统盟国表现得震惊和深受伤害,似乎成为美国“无节制野心”的受害者。这构成了第二波倒掉的多米诺骨牌。

德国总理默克尔
德国总理默克尔 REUTERS/Fabrizio Bensch
广告

但是很快,伙伴国和受害国之间彼此交错的间谍活动也陆续被曝光,这一波扩大的骨牌,揭开了国际情报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丛林状态”的现实。

事实上,在这个领域内,国家利益仍然是核心所在,从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国家概莫能外,很少有“圣徒”存在。即便没有美国因素,地区性强国也同样进行类似活动,区别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据法新社报道,巴西的阿尔坎塔拉空间发射中心2003年曾经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1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死亡。巴西当时怀疑法国卷入破坏行为,因此对法国情报部门的特工进行监控,但没有找到证据。

这次十年前的监控行动,是由巴西当地报纸《圣保罗页报》(Folha de Sao Paulo)于11月5日独家披露的。该报获取了巴西情报局(Abin)的文件,其中显示,巴西至少针对法国进行了三组间谍活动,分别针对法国特工及其在巴西当地的不同线人。

巴西从2002年开始监控法国在本国、尤其是马拉尼昂州和圣保罗市活跃的“间谍网”。而之所以巴西将2003年的阿尔坎塔拉事故责任怀疑到法国头上,是因为该发射中心处于南纬2度,是全世界位置最有利的发射场之一,由于靠近赤道,可以节省30%的火箭燃料。这和处于北纬5度、同样靠近赤道的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太空中心形成了竞争关系。巴西怀疑法国可能因为上述原因,而实施了破坏行动。

这份报纸披露,巴西监控的目标之一是名为“奥利维耶”的特工,他以风筝冲浪教练身份为掩护,在巴西的发射中心附近招募情报员。但是,在这个目标身上,巴西没有找到任何实施破坏行为的证据。

此前一天(11月4日),《圣保罗页报》还报道了本国政府在左派前总统卢拉主政的2003到2004年期间,对俄罗斯、伊朗和伊拉克外交官进行监控。其中包括俄罗斯驻里约热内卢的总领事卡舒巴(Anatoly Kashuba)。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打击后,伊拉克驻巴西大使随即成为监听目标。就连伊朗驻古巴大使蒙法瑞德(Salehi Monfared)在2004年4月访问巴西的行程也不能幸免,巴西特工对他进行了偷录和跟踪。

同样,报道披露,美国使馆在首都巴西利亚市租赁的办公场所也成为行动目标,因为东道国怀疑使馆的电脑、通讯设备和收音机可能用作间谍用途。但是美国使馆否认进行过任何间谍行为。

此前,美国的全球窃听行为被千夫所指,尤其是窃听数百万巴西公民、包括总统罗塞芙在内通信的行为遭到巴西政府的猛烈抨击。但现在,轮到本国议员出面要求政府就这些行为提供解释。

11月4日,巴西总统府针对当天报纸披露的对外交官的监控活动称,这是一种“反间谍行动”,符合巴西关于维护国家利益的法律,并威胁称,披露这些秘密文件的行为构成犯罪,责任人将受到司法追诉。而司法部长卡多佐也出面辩护称,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监控行为。

如果说巴西作为新兴国家代表,在情报工作上有所额外需求的话,即便在“第一世界”阵营内部,间谍活动也无所不在。

据法新社报道,同样在11月5日,德国外交部长也召见英国驻德大使,要求就此前披露的使馆设立秘密监听站一事作出解释。此前英国的《独立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文件显示,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在英国驻柏林使馆屋顶上设置了一套监听设备,用来对附近德国联邦议院和默克尔办公室进行监听。德国外交部对这一事件的基本态度是,使馆进行窃听活动是违反国际法的。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将这些间谍活动曝光的,往往是实施行动国家的本国媒体。无论在哪种体制下,权力都会倾向于滥用。在信息能够自由流通的体制下,即便政府以“国家利益”为理由,有出格越界的举动,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甚至只是有良心的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起到阻遏作用。从水门事件到棱镜计划,都说明了这一点。相反,一个从来不出丑闻、也从不承认丑闻的体制,或许才是最大的丑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