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拜登东亚行的弦外之音 维持适当紧张 别真打起来

发表时间:

美国副总统拜登于12月1日至8日对日本、中国和韩国进行了访问,拜登此行向同盟国日本表示一种“确切的约定”,就是美国不承认中国的防空识别区,但他拒绝安倍有关美国和日本一起要求中国撤消防空识别区的要求,而在民航是否向中国提交航空计划书的问题上,也和日本步调不一致,日本有人认为美国对华外交内部不统一,摇摆不定,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DR
广告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拜登此次东亚行所一贯强调的核心提案,就是日中要建立回避偶然冲突的机制,其实拜登的目的很明显,也代表了美国对日中局势的一贯的方针,也就是维持一定的对立和紧张,但是不要真打起来,并把美国卷入。

“911”以后,美国忙着收拾拉登和萨达姆,忽略了东亚,而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参加东盟地区论坛时高调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其主要原因是反恐战争告一段落,而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把亚太地区作为其对外战略的重心符合自身经济利益,同时中国已从“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转向“有所作为”,海洋活动咄咄逼人,使美国惧怕中国崛起挑战美国在东亚甚至整个欧亚大陆的主导权。

但是美军在东亚的最大基地日本的存在价值从冷战结束后一直受到质疑,目前还没有实现的冲绳普天间基地移设问题的背景,就是冷战结束后,冲绳人质疑驻日美军的存在价值,因此在1996年的桥本内阁时代,日本与美国协商,做出了缩小美军基地,削减驻日美军的决定。而日本政府购岛以前,大多数日本人尤冲绳人对美军基地的存在价值都抱有怀疑态度。2010年,冲绳本地报纸《冲绳Times》、《琉球新报》以冲绳县民为对象进行的舆论调查显示,支持美军“县外、国外移设”的声音达63-69%。但冲绳基地是美国西太平洋战区组织的核心基地,是摧毁作战对手的在西太平洋“反介入”(Area Denial)作战能力的核心堡垒,因此从美国的“重返亚洲”的整体利益上讲,美国需要日中维持一定的紧张,以凸显美军存在的价值。

但是美国“重返亚洲”的“再平衡”战略,也隐含着利用中国制衡日本的内容。这次钓鱼岛事件,起源于“敌对型民族主义新右翼”石原慎太郎的操作,他的政治目的一直是推翻美国和联合国在东京审判后建立的战后秩序,推翻和平宪法,使日本摆脱“美国之妾”的地位,实现日本再武装及战前那样的独立国家的再确立。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直接把矛头指向美国那是“飞鹅扑火”,但如以“日本安保协定日美协防地区”钓鱼岛挑战中国,中国如积极回应挑战,对钓鱼岛采取行动,日本就可以以“国难”为借口实现修改宪法和再武装,而钓鱼岛战事如果发展,美国必须卷入,中美必然会两败俱伤,那么日本就可以借此机会摆脱美国,重振国威。

其实安倍晋三在思想体系上和石原慎太郎一脉相承,2006年在9月1日,安倍在竞选首相的记者会上,谈到“政权的基本方向性”,最先谈到的就是“宪法的制定”。他还于当天在自民党中国地区大会上说:“从真正的意义上说,就是从所谓的战后体制,战后旧窠臼中解脱出来,开始建立21世纪的新日本。”所谓“从战后旧窠臼中解脱出来”,就是否定东京审判的历史定位,因为“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联合国的利益,怀着‘日本不能再次挑战以欧美为中心的秩序’的强烈意志,作为一个代表者,完成了宪法草案的作成。”(见安倍《走向美丽之国》)

安倍最近借着钓鱼岛危机,宣称“日本的安保形势非常严峻”,极力推进受到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强烈质疑的《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得以通过,安倍的“敌对型民族主义新右翼”与以民主与保护人权为“普世价值”美国价值观有本质不同,美国早已心知肚明,如果美国与中国围绕钓鱼岛开战,日本“敌对型民族主义新右翼”就会借机会再武装,甚至要求核武装,这是美国所绝对不能允许的,这样美国就会面对“前面拒狼,后面防虎”的局面,因此美国需要中国乃至韩国在历史等问题上制衡日本,他自己做矜持状,因为一旦非要“老大”说话了,话就太重了,也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美国希望中国和日本保持一定的紧张,但是绝不希望日中真的打起来,并把美国卷入,那不仅会使美国在经济上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更会落入日本“敌对型民族主义新右翼”设置的圈套,因此拜登此次东亚行所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中要建立回避偶发冲突的危机管理机制。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