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石原慎太郎的落选所带来的启示

发表时间:

在12月14日举行的日本第74届众议院选举中,日本次世代党最高顾问石原慎太郎及包括他在内该党9名比例代表全部落选,石原慎太郎宣布退出政治舞台。

DR
广告

在这次选举中,败得最惨的就是石原一手缔造的次世代党,自民党从改选前的293议席微减2名,为291议席;公明党增加4议席,为35议席;两执政党增加2议席,如果考虑这次选举时整个众议院定员比上一届减少了5个议席的因素,自公两党还是应该说是“大胜”。 民主党在选举中虽然出现了党代表海江田党的落选的事态,但是在总数上还是增加了11议席,第三大政治势力日本维新会在形式不利的情况只失去一个席位,被人们认为行将泡沫化的社民党也守住了原来的两议席,而共产党大跃进,当选议员接近改选前的三倍,只有石原慎太郎担任最高顾问的次世代党,从改选前的19名议员下降到2名议员,下降到改选前的约1/10。日本选举在小选举区中产生295个议席,在全国划分的11个比例代表区中产生180个议席,而石原等9名比例代表区候补全军覆灭。

2011年10月,日本的《正论》杂志以“谁最适合做日本的首相”为题做舆论调查,安倍晋三排名第一,而石原慎太郎排名第二。2011年12月30日, 在《朝日新闻》所进行的同类调查中,石原慎太郎排名竟然第一。他还在1999年的东京都知事直接选举中高票当选,2003年力克群雄,以史上最高票308万票再次当选,并在2007年和2011年实现第三、第四次当选,他的人气在日本可谓如日中天。

而时隔几年,石原慎太郎缔造并担任实质上的领袖的政党为何败得如此悲惨?这几年里,日本世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首先一个败因,应该是该党的观点,被比它大几十倍的自民党吸收。这个党的一个重要纲领是“认可‘安倍经济学’的基本方向”,这个纲领在自民党比其大几十倍的相同的声音下黯然失色。

第二个败因,是这个党极度排斥外国人,他们反对给予外国人地方参政权,认为外国人拿低保的太多,侵犯了日本人的权利。在以前,大多数日本人确实对日本推行移民政策持消极态度,但是最近发生了变化。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进展,使日本通过引进外国劳动力来填补劳动力不足成为历史的必然,据预测,到2050年,日本的劳动力人口将下降至5700万这样一个低水平,为了维持1995年时的水平,到2050年日本应该输入3300万外来劳动力,平均每年将接受60万人。而从2014年1月至11月的访日外国人数,已经超过1200万人,同比增加近30%,刷新历史纪录。外国人令人惊讶的消费力,支撑了疲软的日本消费,也使日本人对外国人刮目相看。原法务大臣,日本自民党干事长谷垣祯一在日本杂志《文艺春秋》2015年1月号的访谈录中痛感“安倍经济学”的成长路线需要外来需求与消费的支撑。他说:的确,人口减少使需求减少,我任法务大臣时所留下的一个工作,就是接受外国人劳动者的问题,这是必须正面着手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日本需求不足,需要讨论让这些外国劳动者把他们的家属也带到日本来生活的问题。

以经济成长为前提的“安倍经济学”,在老龄化、少子化,需求不断减少,生产过度饱和的日本遭受挫折,使政府和国民都痛感日本急需外来需求来改善供应过度的供求关系。今年9月《产经新闻》的舆论调查显示,有76.4%的日本希望改善日中关系,这也是民众对“中国特需”的需求心理的一种间接反应。这种感觉也在司法上体现了出来,去年10月8日,日本京都地方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处排斥外国人团体“反对在日特权市民会”举行种族歧视街头宣传违法,勒令这个团体赔偿原告1226万日元,并禁止该团体在原告200米以内进行街头宣传活动。

而石原慎太郎所率领的政党,一方面拥护“安倍经济学”,另一方面没有感觉到最近民意的变化,坚持排斥外国人的竞选纲领,造成其竞选纲领的内在矛盾,也使他们在这次选举中大败。(以上东京专栏由法广特约记者楚良一撰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