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港府拟用钱解决学生“不爱国”问题

北京法律学者以及前度京官最近连番批评香港学生缺乏爱国教育不谙基本法,为此,香港政府准备计划向一些与大陆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香港中、小学提供现金津贴。特区政府消息人士向南华早报披露,特首梁振英在下周三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将提出以上的计划。消息人士又披露,政府将会加强学校的中国历史教育,但不会把它列为中学必修课程。

香港街头占中运动  2014年10月10日
香港街头占中运动 2014年10月10日 路透社
广告

消息人士说:“本地与大陆学校结成姐妹学校之后,香港的学生将有更多机会与大陆同学增加交流,这可以丰富他们对大陆的知识。”

但特区政府此举却遭到香港泛民阵营的教育界人士质疑,恐怕早前被香港人唾弃的国民教育,将透过这种走后门方式,死灰复燃。在庞大的社会及舆论压力下,政府在2012年收回在学校实施被外界视为“洗脑”的国民教育计划。

港府其实早在2004年已经推动所谓的“姐妹校”计划,迄今香港已有420家学校加入这个计划,但这次却是首次用钱来诱使校方加入。消息人士并无透露整个预算将会花费香港纳税人多少钱。

消息人士说,政府将会加强初中的中国历史教学,课程可被选作单独一科,或与世界历史合并一科,“但如果要求所有高中学生必修中国历史,那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很多都是理科学生”。

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赞同中国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美国没有国民教育,但透过必修的美国历史课程,仍可达到同样的效果”,香港的学生也会因此知道“中国古代的文化的如何的优秀”,但她不认为香港需要重新推出国民教育。

泛民阵营的教协会长冯伟华却认为,这个措施只“达到加强思想控制的目的,而不是求取更好的教育”。他相信政府的津贴只会让交流的学生听到大陆人如何的自我吹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