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默克尔:日本须正视历史 邻国也要大度

发表时间:

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全球各地都将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日本政府对二战的反思问题一直困扰着与中国,韩国等曾受到日本军国主义践踏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发表二战失败讲话,他对日本在二战中的表现的反省问题备受关注。而就在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同样也是二战战败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天(3月9号)抵达日本进行访问,她提醒日本要正视历史,这番讲话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默克尔是相隔7年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今天在抵达后就随即展开一系列访问活动,在出席《朝日新闻》一项活动时,发言分享德国的战后经验。

默克尔引德国自身经验为例,提醒日本必须正视战时历史;但她暗示,为达和解,邻国也须尽其努力。默克尔在讲话中同时强调,如果没有邻国的大度姿态,和解不可能实现。但是另外一方面,德国也有着实事求是面对历史的意愿。路透社报道指出,默克尔在讲话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中国和多个邻国在东海和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问题,不过她也发出要和平解决主权争议的呼吁,她说:"这些海上航线也联系着亚洲与欧洲,因此它的安全性也会给欧洲带来影响。" 她补充表示,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国际海洋法。

默克尔与安倍晋三在会谈后举行记者招待会
默克尔与安倍晋三在会谈后举行记者招待会 Reuters

美联社指出,默克尔发表讲话正值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准备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日发表演说之前。日本前首相 村山富士于1995年发表关于历史问题的著名的 "村山谈话",反省日本侵略罪行。以后的历任日本首相均秉承"村山谈话"精神。但有猜测认为右翼鹰派的安倍晋三将会在讲话中淡化"村山谈话"的内容。

有评论指出,在战争反省问题上,中国一直在批评日本,并将德国作为战争反省的榜样。而相对北京来说,东京已经感觉到受柏林忽视。默克尔任上仅访问过日本两次,但去过中国7次。据报道,默克尔今天稍后会与首相安倍晋三会谈,预料议题包括如何处理战后问题。日本传媒报道,默克尔可能会敦促安倍在历史问题上尽可能与邻国和解,而安倍就会向默克尔说明日本政府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日本《朝日新闻》不久前发表社题目为《日本永远不应该忘却战争责任》,强调只有牢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社论指出,安倍反复强调日本应“面向未来”,却连续两年在“8•15”讲话中不提日本的战争责任,因而这种“面向未来”让人不安。

众所周知,战时历史、有争议岛屿主权、地缘政治较劲引发的各种争议,近年来让东京与首尔和北京关系持续紧绷。安倍去年11月虽然在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短暂会面,并在会议期间宣布4项原则共识,这些都应是有助于改善中日关系之举,但世人都看到中国两国领导人简单的握手致意,肢体语言显得异常冷淡的场面,对两国关系籍此会面有所改善的希望打上巨大的问号,与此同时,日韩关系也依旧没有出现破冰迹象。

最近中日两国的外长的发言也显示出中日针对二战问题存在的鸿沟,中国外长王毅3月8号,在两会框架下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名日本NHK记者向王毅提问称,在日本有不少民众认为中国是不是利用历史问题作为武器来贬低日本这些年来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中伤日本在国际上的信誉。如果中国作为大国有宽广的胸怀,是不是应该调整对日政策?

王毅回应道,历史问题一直在困扰中日关系,他说,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对此,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回应说:“日本战后70年来捍卫人权、尊重法治,致力于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步伐始终保持不变,在世界上也获得了高度评价。”

两国外长隔空唇枪舌战的同时,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将于19日访问日本,举行中日安全对话。程永华说,中日关係过去数年像“经历一场大病”,现在双方正开始想办法治病,而时隔4年中日再次啟动安全对话,有助改善、巩固中日关系。反映中日之间的对话交流机制正在逐步恢复。

据德国政府公布,默克尔此次访问日本是“例行访问”。七大工业国组织(G7)峰会将于今年夏天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召开。按照惯例,在峰会召开之前,主办国将访问所有成员国讨论峰会日程。默克尔之前已访问了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及英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