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柏林飞鸿

难民潮分裂德国社会

发表时间:

今年夏天,反难民事件在德国连续不断。向难民中心投掷燃烧弹;在脸书上发表大量的排外言论;右翼份子和新纳粹包围德累斯顿附近的海德瑙难民中心,并和警方发生冲突,造成30多名警察受伤等等。当总理默克尔8月26日访问海德瑙难民中心时,反难民者甚至夹道辱骂,骂默克尔是“叛国者”,是“蠢笨的荡妇”。《明镜》周刊说,德国今年夏天展示的是一张丑陋的图画。

广告

但德国同时也有另一面。政界和民间都有很多人在为安置难民而努力。媒体已在讨论私人接纳难民的可能。当德国移民和难民局8月底宣布对叙利亚人放弃都柏林系统时,充满感激的叙利亚人立即向德国移民和难民局和总理默克尔发送了大量的赞扬电邮,赞扬默克尔是“一位具有同情心的母亲”。放弃都柏林规则意味着叙利亚难民不会被遣返到他们进入欧盟的首个国家。这也许是意大利,也许是希腊。

难民一年一年涌入德国,给德国社会带来了很多变化。但今年巨大的难民潮不仅给欧盟带来危机,也给接纳难民很多的德国带来了更大挑战。要看德国难民潮的变化,有些数据可以提供帮助。

根据德国移民和难民局的统计,自1953到2014年间,首次向德国递交避难申请的人为410万人,其中1953-1989年为90万人,占总数的23%。1990-2014年为320万人,占77%。

今年7月份首次向德国递交避难申请者为34384人,6月份为32705人。去年7月份为16191人。也就是说,今年7月难民增长率同比高达121.4%。其中叙利亚人占首位,为9148人;其次是阿尔巴尼亚人,为7547人。阿富汗人占第三位,为2104人。接下来是伊拉克、塞尔维亚和马其顿人。

德国政府估计今年将有80万难民来到德国。内政部长德梅齐埃表示,加一把力,接纳80万难民还是能做到的。但如果长此以往,德国也承受不了。《每日镜报》8月30日报道说,由于难民潮十分汹涌,恐怕不会只是80万。基民盟籍的黑森州州长布菲耶和社民党籍的勃兰登堡州州长沃尔德克便均认为今年来德难民有可能达到1百万。在这种情况下,沃尔德克表示,本州难以保证让所有难民住进坚固的楼房。他说:“恐怕我们得把能过冬的帐篷拿出来了。”

难民的涌入一方面丰富了德国的文化,另一方面缓解了德国生育率偏低、社会不断老化造成的压力,给劳工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但如何让难民尽快融入德国社会,却并不是一个能快刀斩乱麻的问题。《世界报》8月28日报道说,难民虽然年青,但他们的教育水平大大低于德国。只有叙利亚难民似乎享有良好的教育水平。去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有11%的难民从来没有上过学。而教育水平偏低常常意味着贫穷,意味着找不到工作或者只能找到薪水低的工作。这些难民必须在德国学习一门职业,才有发展机会。而职业培训常常需要两三年,再加上先得学语言,这就意味着德国要为此投入很多税收。而这又成了右翼份子仇外的一个理由。

德国一方面要打击仇外情绪,一方面要花费更多资源以接纳更多的难民,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前途问题。虽然德国多次催促欧盟合理分配难民并加快解决难民危机的速度,但欧盟因难以达成共识,想快也快不了。而难民潮前仆后继,使欧盟和德国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