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区议会选举7“伞兵”胜出两民主派元老败阵

香港22日举行区议会选举,是自从去年雨伞运动之后,民主派与建制派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一共有146万选民投票,投票率达47%,乃回归以来最高。结果显示,至少7个与雨伞运动有密切关系的“伞兵”当选,但两名泛民派的元老落败。建制派第一大党的民建联,议席数目虽然继续保持第一,但副主席葛珮帆和资深党员钟树根败阵。

路透社
广告

选举一共选出431个议员,当中68个因缺乏对手而自动当选。中文大学学者马嶽分析,选民之中大约有20%是“首投族”,他们求变心态主宰结果。

一共有19个现任立法会议员参加这次区议会选举,其中5个“超级区议员”议席,有4人竞逐连任,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连任成功,民主派3人输两个,民主党的何俊仁和民协的冯检基都落败,只有民主党的涂谨申保住议席。另外两个落选的立法会议员,就是上述建制派的葛珮帆和钟树根。

由于何俊仁和冯检基的落选,因此无法角逐明年立法会的“超级区议会”议席,泛民方面需要重新部署。在区议会选败的立法会议员,并不影响其立法会的任期。

选举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参与雨伞运动的人士透过成立不同组织参选,至少7名“伞兵”首次角逐即尝胜果,而5年前从民主党分裂出来的新民主同盟,亦接近全数胜出,是选民求变心态的一大证明。

当选的“伞兵”包括徐子见、杨雪盈、邝葆贤、黄子健、黎梓恩和刘勇威等人。徐子见以200票之差击败在东区渔湾扎根了十多年的建制派大将钟树根,是选举中最大的冷门,而且徐子见是提名前最后一日才以独立身份报名。

杨雪盈在湾仔区力压对手胜出,她说:“我觉得‘雨伞运动’的确唤醒了很多以前从来不关注区议会,从来不关心政治的人给予第一票。”在黄埔西胜出的邝葆贤说:“我们会很认真地告诉他们,我们真的是很认真。我们希望用时间告诉他们,香港人是值得更加好的。”

新民主同盟是泛民中成绩最好的政党,16人参选,15人当选。西贡运亨选区当选人兼党主席范国威说:“选民在今次选举结果中表达出来的,就是对现有政党的不满,所以他们想换人,他们支持一些新人、年轻人‘伞兵’去进入议会,看看有没有改变,或者作出新的尝试。”

另外,经常被亲共传媒批评的公民党,其立法会议员陈家洛虽然空降南区竞选失利,但该党仍能夺得10席,比上届多了3席,另一泛民大党民主党则取得43席。

总结建制派政党的战绩,民建联取得最多议席,派170人选,赢117席。扣除同民建联重叠的议席,工联会、新民党、自由党、经民联,今次赢的议席都较原来少。

学者马嶽说,首投族并非传统政党的支持者,政治素人对现在很多立法会议员,政党表现都不满意,于是另投所好。

区议会议员的职责,虽只涉及社区民生事务,但由于这是争取民主的雨伞运动之后的首次选举,结果或可显示去年的群众活动对未来香港的民主进程有何影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