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回归日 港人国民身分自豪感破历史新低

今天是香港回归十九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出特稿,承认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中出现新问题,北京已提措施解决,形容一国两制处于新起点,呼吁民众要自强,不要怨艾。但口讲已无法扭转港人因中国收紧对港政策的不满,有民调显示,港人对中国国民身分的自豪感,跌至回归以来最低,而对中国对港政策的评价亦是负面为多,创1999年以来新低。

2016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纪念日驻港海军基地开放参观。
2016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纪念日驻港海军基地开放参观。 图片来源:路透社/Bobby Yip
广告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上周访问一千名市民,发现只有31%港人对中国国民身份感到自豪,较去年同期的调查下跌七个百分点;而不感自豪的比率则上升九个百分点到65%。各年龄群组中,以29岁以下的青年人,对中国国民身分自豪感最低,只有10%。

调查又发现,38%受访者对北京的中央政府的香港政策评价负面,比持正面评价的多十一个百分点,即评价净值为负11点,是1999年以来最低。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指出,随着中央收紧对港政策,加上铜锣湾书店事件,令港人对中国国民身分自豪感降低,而29岁以下青年成长于中港摩擦增加的年代, 对中国内地认同感亦会较差。

另一方面,《人民日报》海外版亦藉回归日发表记者署名特稿,列举香港取得的经济成绩,但在保持繁荣稳定的同时,各方面均面临挑战,包括高楼价、年轻人向上流动困难、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香港社会对政制发展和「一国两制」认识的分歧,均不时引发争论和对立。

这篇题为《回归19年,香港砥砺前行》的特稿续称,近年针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央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体现中央对一国两制初心的坚守。文章强调,十九年的香港特区,只是弱冠之年,成长中「要鼓劲不要唱衰,要自强不要怨艾」,文章总结说,「一国两制」实践不会抛锚,而是处在新的起点,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