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港府半天改立场:不答遭挑战议员提问 捱轰后又答

港府就四名泛民和本土派立法会议员的资格提请司法复核仍未获法庭批准之际,港府竟然期望从行政上剥夺其权利,昨(5日)早表明不回答四名议员的提问,遭各党派议员批评后,港府下午即收回决定,前后相隔五小时。但有关改变已引来一片骂声,指政府朝令夕改,行政紊乱。政治学者更认为,事件中全是输家。

香港本土派政党“青年新政”议员在宣誓就职仪式上展示写有“香港不是中国”字样的旗帜,2016年10月12号
香港本土派政党“青年新政”议员在宣誓就职仪式上展示写有“香港不是中国”字样的旗帜,2016年10月12号
广告

至于为何港府会出现这种被法律界人士形容为「低级错误」的决定,不少议员和评论员均质疑这是特首梁振英为即将开打的特首选战而表示自己能强硬执行北京路线,并特意找潜在对手的财政司长曾俊华作为落实第一人,以削弱其公众支持度。不过,曾俊华傍晚回应查询时,否认遭人「跣」(设计陷害之意),强调他一向跟从政府立场,亦认同政府改变立场,但否认港府内部就事件处理有分歧。

不过,梁振英今(6日)早出席会议前表示,事前对曾俊华的做法不知情,又指曾俊华事前虽取得法律意见,但在具体处理上,不致于不回应四人的提问。

有关说法令事件出现罗生门,但作为公务员之首的政务司长林郑月娥今早正式去函立法会时,仍表示公职人员出席立法会或其委员会会议时,只会回应「已依法妥为宣誓的议员」问题和意见,是政府的一贯立场,昨日改变立场是考虑议员意见后作出,显示政府确有立场。此外,立法会建制派的民建联主席李慧琼亦透露,曾俊华作出宣布后,她先行致电特首办公室,然后下午才与林郑月约会面,显示建制派心中明白谁是源头。

根据《基本法》,官员须回答议员提问,但曾俊华昨早出席立法会一个委员会时,开宗明义便朗读政府要求,指所有公职人员在法庭作出裁决前不回应四名正被司法复核的议员的提问和意见,并称这是按律政司根据政务司长的函件所提意见而作出。但随即引起泛民议员狂批,民主派会议召集人涂谨申强烈谴责港府做法,指这是政府单方面在政治及法律上剥夺议员资格,不止破坏行政及立法关系,亦不顾法律。有份被挑战议员资格的罗冠聪更直言,梁振英亦有被市民入禀挑战其宣誓,若此,梁亦应即时停止职务。另一个被挑战的议员梁国雄亦批评曾俊华的做法不合理、不合法及不合宪,是对选民及立法会的严重侮辱。

即使建制派议员亦未能为政府护航,当中,谢伟俊议员称,港府没有事先通知他们,但即使通知了,有关决定在法理上亦很难支持。他形容,这是港府近年少有的混乱。另外,立法会法律顾问亦即场澄清,在法院未批出复核许可前,四人仍是议员。

最终,立法会通过先行休会,并紧急约见林郑月娥。林郑月娥下午与内会正副主席会晤后收回不答相关议员提问的决定,声言这是考虑到公众利益和立法会的运作畅顺而作出。

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形容,港府朝令夕改,突显政府的不堪,亦反映港府高层因权斗而影响政府运作,各人均须澄清,以免影响市民信心和政府行政的一致性和公信力。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丘梓勤指出,港府代替法庭作出裁决,不单损害香港的法律制度,更会引起更大的法律争议和漏洞,例如在计算出席人数时是否把四人计算在内,而这是会影响法定人数的;另外,港府应否发文件予四人?总括来说,港府是过犹不及。

律政司上周五(12月2日)入禀高等法院,就刘小丽、罗冠聪、姚松炎和梁国雄四名议员的宣誓提出司法复核,要求法庭取消四人的议员资格,但法庭尚未批出司法复核许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