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董建华:视竞争性选举为民主的衡量标准是失误

正当香港特首选战或明或暗地开打和要求增加民主成份之时,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举例指出民主会阻慢经济发展,甚至会引发内战和恐怖主义,并明确指出,若把「竞争性选举视为民主的主要成分,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这个判断肯定是有失误的」,若再缺乏国家观念,更会造成社会对立甚至分裂。

香港前特首董建华
香港前特首董建华 网络图片
广告

身为香港前特首的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据报对梁振英2012年当选特首发挥影响力,他在2014年9月创立团结香港基金,被视为希望在特首选举中继续发挥影响力,而在沉寂大半年后,基金在本月却每星期举办一次论坛。在昨(19日)天的论坛发表开幕辞时,董建华以《中国成功治理模式》为题指出,衡量一个治理制度的好坏,应以人民是否得到安稳富足的生活来衡量。以中国和印度为例,采用西方式议会民主的印度,人均GDP只及实施不同制度的中国的五分之一;至于以社运争取民主和经济的北非,更是内战连年,又发生恐怖活动和移民危机。

他补充,无意否定民主的重要性,但如果把竞争性选举作为衡量民主的主要或惟一标准,则是「有失误的」。他续称,当竞争变成政治化而人民又缺乏共同信念和国家观念,竞争性选举就很可能变成部族、种族、教派或民族之间的矛盾,或是贫富的对立,进而演变成阵形冲突,甚至国家分裂。

享有国家领导人级别待遇的董建华,最后大赞中国制度,令中国近年可兼顾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稳定及推进民主,实已开创切合中国的「中国模式的治理制度」。

出席论坛的美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张旭东则呼吁港人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担心「港独」主张会将香港逼到死角。他指出,香港回归中国近二十年,两地的了解仍然十分不足,尤其是在人的价值观和精神层面,对中国政权认同感亦不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