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阿勒颇难民不顾严寒与艰辛重返故土

发表时间:

叙利亚第一大城市阿勒颇,在遭遇了内战的残酷蹂躏之后,终于在脆弱的停火协议下恢复了相对平静。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中,被炮火轰炸后的断壁残垣格外凄凉。逃离家园的阿勒颇民众不顾严冬与艰辛,开始陆续返回阿勒颇-这片曾沦为反叛区的故土。等待他们的,是寒冷和饱经摧残的故居以及缺乏基本生活的最低保障。

广告

在阿勒颇的废墟中度过了新年的联合国叙利亚人道事务协调员马利克表示,阿勒颇这座城市遭到毁坏的程度难以令人想象。无论是医院、学校、道路、商店、居民住宅或文化古迹,均满目疮痍,见不到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很难想像阿勒颇东部所经历过的一切。然而,曾经遭遇了持续五个多月地狱般苦难的阿勒颇东部地区的民众,却依然选择了返回这片一无所有的土地。

根据当地联合国难民署披露的数字,最近两天来,短短48小时内,东部阿纳诺区已有2200多个家庭返回他们在去年12月中旬被迫逃离的家园。返回后,他们居住在没有门窗、没有任何取暖方式的住房中。

联合国的当务之急是要向返乡的民众提供食品和御寒物品。目前,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方每天可两次向近4万名民众提供2万1千份热饭和面包。救援人员目前正在设法满足当地民众对水和医疗药品的需求,并设法为儿童创造条件,努力争取让他们尽早恢复上学。在阿勒颇东部,除了在一个联军继续展开排雷的地区,联合国工作人员可在其他各区自由往来。

面对一片凄凉,令人略感欣慰的是,枪炮声已不再,街头上出现了孩童们玩耍的身影,似乎令人感到一丝希望和乐观。联合国负责人表示:生活气息重现阿勒颇东部,但那里需求巨大,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难民署、粮食计划署、儿童基金会等联合国各机构及其合作伙伴组织组成的人道主义工作队正在阿勒颇展开夜以继日的工作。联合国驻叙利亚人道主义协调员马利克指出:过去许多机会白白丧失,一次次地停火遭到破坏。但今次希望国际社会能够找到办法,确保停火得以维持,以实现当地民众的生活和生计得到重建。重建需要时间,造价将十分昂贵。

阿勒颇曾是叙利亚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内战期间,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分别占据阿勒颇的不同区域,战火给这座城市造成巨大破坏。经过长期的拉锯战,政府军在去年12月22日宣布完全收复阿勒颇。

此前,在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协助下,大马士革与反对派于12月13日达成阿勒颇停火协议。不过,停火协议一度遇挫,后经过新一轮谈判,终于在15日得到恢复。这项正式恢复的停火协议仍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叙利亚反对派一名负责人指出,阿勒颇当地已不见反对派活跃分子,也没有记者出现,因此,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待证实。他认为:停火协议实施以来,当地局势十分不稳,多次出现违反停火的现象;政府军的轰炸行动仍在继续,一些地区的上空时有战机盘旋。
新年伊始,叙利亚当局表示要尽快出台阿勒颇的重建计划。叙利亚总理伊马德-哈米斯在新年的第二天率多名内阁部长视察阿勒颇,哈米斯指出,对阿勒颇遭破坏情况的评估工作已经开始,目前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尽快恢复阿勒颇市的供水、供电、交通和教育等服务。

叙利亚内政部长沙尔则指出,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阿勒颇的安全,帮助平民重返家园,促使该市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