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普京乘龙快婿遭美国制裁 爱抨击索罗斯、匈牙利总理或将连任

发表时间:

本周六上市的法国各大报纸主要将美国对俄最新制裁、多个俄罗斯经济寡头上榜,匈牙利周日国会选举和巴以加沙冲突加剧作为主要介绍和探讨的焦点。

广告

右翼的《费加罗报》通过首页和国际版大幅报道了前俄罗斯双面间谍在英遇害案发生后,来自美英两国对俄罗斯发出的强烈批评和制裁,特别是美方在本周五还宣布对俄罗斯38个个人和公司实施制裁,为回应俄方“在全球各地的一贯恶性活动”。正如特朗普在此前自我宣扬的那样,“没有人比我对俄罗斯持有更强硬的态度”,此次被制裁的目标包括俄总统普京密友、铝业大亨奥利格·德里帕斯卡(Oleg Djeripaska)在内的7大经济寡头,以及由他们所控制的12家大型企业。

此外,另有17名俄罗斯政府高官和一家俄武器贸易企业也受到了美方的制裁。而名单中备受关注的则是普京总统的家人,在成为普京的乘龙快婿后,曾大笔收购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公司西伯尔的沙马洛夫(Kirill Shamalov )也同样被列入在美方制裁的人员名单当中。

根据美国法律,受到制裁的个人和实体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公民也不得与其进行交易。一名知情的美国官员对外透露,美国政府在俄间谍于英遇害案发生,已经对俄方采取多项措施的情况下,还要追加对俄制裁则是为了针对克林姆林宫在过去几年内,就吞并克里米亚、出兵干涉叙利亚内战和疯狂对外发动网络攻击而采取的反制措施。

文章还披露,现已卸任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在分析近年来,西方社会针对俄罗斯在国际问题上不断采取侵略性举措,不顾国际谴责逐步扩大其形象力的现象时表示,美方此次采取制裁普京亲信的策略事实上是“迟到的回应”。他则强调,多年来面对普京的密谋出击,西方国家至今为止都未让其付出过足够多的代价。消息传出后,俄外交系统和政坛领袖纷纷对美国的最新制裁提出批评。俄外交部通过声明宣称:“俄方将不会就此放任不管,必将给予华盛顿强硬的反击。”

俄参议员科萨特切夫(Konstantin Kossatchev)则指责,美方此举“毫无根据且心怀恶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家俄罗斯对外军火贸易企业也被美方列入到制裁的名单当中,俄方则宣传称这是针对俄罗斯人民,企图减少美国在全球军火市场上竞争对手的蓄意之举。而就前间谍在英遇害一事发展,俄罗斯希望通过向总部位于荷兰海牙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申请对该案展开联合调查的要求在本周三落空。

现如今俄国在国际上遭遇空前孤立,俄方正希望采取与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发生后所采用的同一处理战略,通过针对国内外发出混淆事实的媒体宣传,在一边坚决否认是幕后黑手的情况下,还要反控西方正在发动对俄外交侵犯,大打自己是“受害者牌”来缓解其所受各方压力。如此现象也在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诸如于2014年马航航班被乌克兰叛军击落、2018年俄运动员被指系统性服用禁药风波的多次摩擦中发生。俄方多次拒绝承担应有责任,屡屡事后将不良后果推卸他人,或指责一切都是外国患有“恐俄症”所致而清晰可见。

匈牙利国会选举周日上演 右翼强人总理欧尔班意在向第四任期冲击

中欧国家匈牙利国会选举将在本周四举行,匈牙利现任总理、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简称“青民盟”)主席欧尔班希望能第三次赢得总理连任。反对移民、宣扬民粹、民族主义、打压国内媒体言论自由、限制反对派力量发展和与欧盟貌合神离的欧尔班,及其领导的青民盟在匈牙利国内却长期以来得到大量选民支持。内政方面,青年时曾反对匈牙利共产主义政党,获得过索罗斯奖学金前往英国牛津大学进修的欧尔班,其也在近年来加大力了对其这名曾经捐助人的批评。就在本月初,欧尔班指责出生于匈牙利的索罗斯正在试图把该国变成移民国家,并称匈牙利国内有2000多个听从后者命令的“索罗斯士兵”。

外界普遍认为,在匈牙利现有采取的一轮、混合型国会选举制度中,执政党青民盟和其盟友基民盟将继续获得超过半数的选表,从而给予欧尔班连任的保证。《费加罗报》报道称,尽管如此,匈牙利国内的多个反对派还是希望借此机会向欧尔班和执政联盟发起冲击。特别是匈牙利反对派议员表示,如若能让现有的执政联盟在此次大选中失掉对国会199个席位的多数掌控,那就象征着欧尔班主义在匈牙利进入黄昏的前兆。

不过文章也表示,虽然匈牙利国民对欧尔班亲信和青民盟在近年来过于集权的举动,及政府内部腐败和商业垄断的行为存有不满,但由于欧尔班政府在经济方面维持该国的较好发展,各反对势力内部又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他再次当选总理将在所难免。匈牙利目前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达到4%,国内失业率则降到了3.8%,为欧盟国家中少有的较低水平。另在这一结果所将带来的国际影响上,《解放报》则认为,连任成功后的欧尔班会继续采取与俄罗斯修好,但又尽量不突破欧盟在外交问题上所持共识的双面战略。此外,他并将继续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全球集权国家强人领袖进一步发展相互往来。

巴以加沙冲突发酵 大量平民伤亡 “非暴力主张”和背后组织者成疑

本周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军民在加沙地带再次爆发武装冲突,至少造成7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300多人受伤。《解放报》文章在对以色列军方向示威民众开枪进行批评的同时,也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是否是此次“回归大游行”的唯一组织者,及主办方所宣扬“非暴力”示威的原则提出质疑。而面对游行活动中暴力频发的现实,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领导人、法塔赫领袖阿巴斯对此也面临着,应进一步公开支持,还是应劝阻游行者继续示威的进退两难困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