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美国/亚洲/政治

四国外长会议:蓬佩奥力求印太统一价值观战线

备受瞩目的美日印澳四国(Quad)第二次外长会议10月6日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于日本东京召开。这不但是自去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以来四国之间举行的第二次外长会议,也是日本新首相菅义伟上台以来,日方举行的首个重大外交活动。据会议现场传来的资料显示,来访的美澳印三国外长已与菅义伟和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等日方官员举行了面对面的会谈。维护印太地区的安全、繁荣和稳定是这四个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会议关注的焦点。

美日印澳四国外长与日首相菅义伟举行会议资料图片
美日印澳四国外长与日首相菅义伟举行会议资料图片 © 网络图片
广告

蓬佩奥等特朗普政府官员近来一直强调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性,并得到诸如日澳等盟国,及印度等原本中立国家的认同和参与,但实际上所谓印太的这一地缘政治概念被送上国际舞台,还要追踪到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时代。早在2007年,安倍晋三在其第一个首相任期内访问印度期间,就曾在印度国会发表了题为《两洋交汇》的演讲。他在演讲中称,“太平洋和印度洋正作为自由和繁荣之海发生充满活力的联结,一个打破地理疆界的‘扩大的亚洲’开始形成。”同年,印度战略学者库拉纳(Gurpreet S. Khurana) 提出了 “印度—太平洋”的概念,用以指代濒临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亚洲和东非国家这一地理政治区域。

到了2009年,美国作家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D. Kaplan)发表的一篇题为《21世纪的中心舞台:印度洋上的对抗》使得印太的概念在国际关系学界和政策界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2013 年 1 月,再次担任日本首相不久的安倍晋三就发表文章说,“我构想出 一种战略,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的夏威夷组成一个菱形,以保卫从印度洋地区到西太平洋地区的公海。我已经准备好向这个安全菱形最大限度地贡献日本的力量。”同年2月,安倍在访美期间于华盛顿发表演讲时,再次提及“印太”概念。2016年8月,安倍在肯尼亚举行的非洲发展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概念,更加明确地显示出把亚太和印度洋地区作为整体性地理空间加以战略统筹的意识。

根据安倍政府2016年提出的印太战略,其内容指在太平洋至印度洋地区,共享民主、自由、法治和市场经济等价值观的国家展开合作。由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4个国家主导。在经济和安保领域,日美澳印和亚洲各国正加深合作,意在从一定程度上对通过“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海军事化等措施在亚洲不断强化影响力和控制的北京形成牵制。特别是自2018年美中爆发贸易战以来,双边关系更是在今年的疫情蔓延中加速为“新冷战”似的意识形态对抗时,美国参与并主导这一基于价值观的跨区域战略的意图也尤为明显。与此同时,在疫情中战狼外交的引导下,中国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也持续下滑。澳大利亚年初因向国际社会提出疫情追源问题在贸易关系上遭到中方报复,随后两国间更是发生了澳大利亚从中国紧急撤出外派记者和中方学者及记者被指影响澳洲内政而遭驱逐等事件。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还于7月宣布,斥资2700亿澳币以提升国防能力,包括网络安全与国防军事能力。他强调,在疫情后的时代,印太地区将更加失序,澳洲必要做好准备。对此,他在8月参加论坛活动时谈到,“至关重要的优先事项是在印度太平洋建立持久的战略平衡。让志趣相投的国家更团结,更一致,更经常地采取行动。 统一战线 ”。他介绍指,作为地区中的一员,澳大利亚也有所行动,为建造一个这样的明天而努力。他还借用了达芬奇的名言以总结澳方的态度称,“我已铭记行动之迫切性,知道还不够,我们必须应用;愿意还不够,我们必须行动。”

另在对日问题上,北京在年内加大了就双方争议岛屿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海警船巡次数,东海的历史性问题从未得到解决。此外,疫情中日本与其他众多国家所经历的医疗物资短缺也使安倍在执政末期,发起了生产线从中国再转移和回流的倡议。正是在这种态势下,菅义伟在担任首相后首先选择与莫里森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在结束了与特朗普的通话后,菅义伟向媒体表示,他告诉前者,美日同盟是“地区和平和稳定的基石”。他续指,特朗普在通话中提到两国之间的同盟应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此前,中国军队6月与印度军队在印中边境争议地区发生了数十年来最为血腥的一场暴力冲突。这也使原本就担心北京过于强大致使地区内力量对比日益不均衡,及还需同时面对对抗巴基斯坦和中国可能的印度进一步需要寻求地缘政治的伙伴支持。

可以说,印度当今对印太地区这一民主国家统一阵线努力的投入,也是迫于形势改变了其过去一直以不结盟为外交政策的主旨。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务院中国问题顾问余茂春日前在参加一个香港问题主题研讨会时,对美方的多边主义战略进行了介绍和总结。他强调,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才是多边主义的基础,美国推行的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多边主义,并一直敦促全球盟友组成对抗北京的民主阵线。他称,一开始盟友们不情愿,但如今挪威、瑞典、加拿大等更多盟友意识到了这一点,一个集体对付中国挑战的多边主义联盟正在形成。余茂春说,“中国没有拥有共同价值观、可以信赖的真正盟友。朝鲜对中国来说基本没什么用。俄罗斯在和中国玩一场欲擒故纵的游戏。所以中国更为孤立。”

蓬佩奥周二在与茂木敏充的会面中盛赞菅义伟是“正义的力量”,并称“美国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作为日本首相会强化我们两国经久不衰的同盟关系。”他对菅义伟最近有关建立“自由与开放的印度与太平洋地区”构想的表态提出欢迎。蓬佩奥说,“我再同意不过了。”据了解,茂木敏充与蓬佩奥的会面长达70分钟。茂木敏充称,与蓬佩奥在会谈中就强化日美同盟达成一致。随后,蓬佩奥还与菅义伟举行了会谈,确认美日紧密合作等政策方向。会谈持续了约15分钟。在与蓬佩奥的单独会谈后,菅义伟还跟美国、澳洲及印度3国外交部长会谈。菅义伟在会上谈到,“自就任首相以来,我已与3国领导人通过电话,交换了有意义的意见……接下来希望你们毫无顾虑地自由讨论。”

菅义伟称,在日本大力推动下,自由且开放的印度太平洋作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的愿景,已广为国际社会周知,“我的政府也会持续确实地推动”。他还指,在疫情扩大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正面临各式各样的课题,正因为这样的局面,共享这个愿景的许多国家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合作,继续具体的合作。据悉,四国外长随后的会议共耗时近3个小时。会上,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开场发言中说到,“作为具有共同价值,充满活力且多元化的民主国家,我们各国共同确认了维持自由、开放和包容的印度太平洋的重要性。我们继续致力于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基础是法治、透明、国际海上的航行自由,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及和平解决争端。”

他说,“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促进在该地区具有合法和切身利益的所有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令人感到满意的是,印度太平洋概念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我们去年在东亚峰会上提出的‘印度太平洋倡议’是在这一背景下具有可观前景的发展。”苏杰生说,“我期待着今天我们就重要问题进行的讨论,这些问题包括连通性和基础设施发展,包括反恐、网络和海上安全;以及印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