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以色列/巴勒斯坦/国际刑事法庭

国际刑事法院裁定其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有管辖权 拟审2014年加沙战争中战争罪

国际刑事法院裁定其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有管辖权,这一裁决为国际刑事法院审判以色列和哈马斯是否在2014年加沙战争中犯下战争罪搭起了舞台。以色列对这一裁决结果表示愤怒。

国际刑事法庭标识
国际刑事法庭标识 © 维基百科 照片
广告

据英国金融时报今天报道称,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裁定其对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拥有管辖权,从而为审判以色列以及伊斯兰主义组织哈马斯(Hamas)是否在血腥的2014年加沙战争中犯下战争罪搭起舞台。这项裁决激怒了以色列——该国从未签署缔造国际刑事法院的1998年《罗马规约》(Rome Statute)——同时让巴勒斯坦人感到振奋,后者长期寻求追究以色列在其占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53年期间违反国际法行为的责任。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在该法院以2比1多数做出上述裁决后连夜发表讲话表示,“这是纯粹的反犹主义,” 内塔尼亚胡说,“该法院粗暴地宣称,当犹太人居住在我们的祖国时,那是一宗战争罪;当民主的以色列保卫自己、不让恐怖分子杀害我们的孩子和用火箭弹袭击我们的城市时,我们又犯下一宗战争罪。”

国际刑事法院并未作出这类裁决或断言,而是作出一项狭窄界定的裁决,以解决该院检察官办公室(Office of the Prosecutor)提出的一个问题:并非一个国家的巴勒斯坦,是否可以将其对以色列刑事不当行为指控的管辖权委托给国际刑事法院?巴勒斯坦是联合国的观察员国。依据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建立的半自治机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2015年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签署《罗马规约》,尽管此举受到以色列和美国反对。

“通过成为一个缔约国,巴勒斯坦同意遵守《规约》条款,因此《规约》中的所有规定均应对其适用,”国际刑事法院表示。“允许一个实体加入《规约》、成为缔约国,却对其限定《规约》的固有效力,实际上是矛盾的。”

该裁决现在让首席检察官法图•本苏达(Fatou Bensouda)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推进她对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2014年加沙战争进行的已持续六年的调查,以及是否对以色列官员或军人提出战争罪指控。她先前曾表示,她的调查使她确信这类罪行确实发生了,但她的任期将在几个月内结束。

据该报道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都对死亡人数提出异议。以色列在初步分析中承认,它在逾6000架次的空袭中杀死至少760名平民,包括369名儿童,但它说,该数字“尽管不幸,但并不意味着(以军)行动违反了相称性原则。” 而哈马斯杀死了至少六名以色列平民和67名以色列军人,并扣押两具尸体以期与以色列交换囚犯。

检察官办公室也在调查哈马斯在那场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有关它把以色列平民当作目标的指控。

据该报道称,该裁决对以色列是一个外交打击。如果检察官签发逮捕令,还可能会使以色列官员难以出国。

英国金融时报说,同样拒绝签署《罗马规约》的美国表示,它对以色列的关切抱有同感。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Ned Price)表示,“我们对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人员行使管辖权的能力感到严重关切,据内德•普赖斯说表,“我们一贯的立场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应该仅限于同意由其管辖的国家,或者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委托其管辖的国家。”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