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人物特写

范龙佩―欧洲联盟在国际舞台的模糊面孔

发表时间:

自2010年1月1日起,前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正式走马上任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成为欧盟的第一位“总统”。但是,欧盟面对希腊财政危机一筹莫展的时候,站在第一线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首相萨巴特罗。范龙佩似乎尚没有在欧盟机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没能在国际舞台成为欧盟代表。

广告

如果问您“赫尔曼-范龙佩是谁?”您是否能马上找到答案?

这位62岁的比利时人其实是欧洲联盟理事会首位常任主席。根据去年12月1日生效的欧盟里斯本条约,他应当是集合27个不同国家的欧洲联盟对内整合不同立场、对外代表欧洲发声的重要人物。但是,自去年11月围绕欧盟理事会首位常任主席推选的讨价还价之后,新官上任的范龙佩似乎再没有引起舆论的特别关注。希腊财政赤字将欧盟推入一场空前的危机,但国际社会看到、听到最多的是法国总统的奔走呼吁、德国总理的且近且退。早已辞去比利时首相职务的范龙佩,似乎尚没有完全进入角色,没有在欧盟机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没能在国际舞台成为欧盟代表。

出任欧盟首位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赫尔曼-范龙佩政治生涯中的偶然。他虽然自28岁起就已经涉足政坛,进入政府部门任职。但是,他始终活动在国内政坛。1993年他出任政府财政大臣,直到1999年。这一年,他所属的基督教民主党在选举中失败,在此后的8年间始终在野。2007年,范龙佩才重回政治前台,担任议会下院议长。

范龙佩不为国际舆论所熟悉也在于他一向处事低调,较少锋芒外露。与众多政治人物相反,他似乎并不急于向公众阐述自己的立场,也不急于站向政治前台,每一次出山,似乎都要千呼万唤。2008年底他接受出任比利时首相时,也是在各方一再坚持下半推半就。他当时表示,政治并不是他的全部生活。大家再次把他看作是首相人选,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显然原本也并没有出任首位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的打算。就在5月初,他还在接受一家法国期刊的采访时表示:他曾做了多种努力,拒绝这项任命。欧盟成员国为人选而讨价还价的时候,范龙佩正忙于平息比利时国内持续多时的族群融合危机。自2007年起,比利时国内讲荷兰语的社团与讲法语的社团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激化,比利时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政府频繁更迭,却难以调和各方立场。2008年年底,范龙佩受命组阁。虽然未能化解危机,但在很大程度上暂时松缓了紧张对峙的局面。也正是他这种在纷乱的争执中把握局势的能力使不少怀疑他能否承担欧盟理事会首任主席重任的人心存一线希望。

的确,表面拘谨严肃的范龙佩事实上也是一个能运筹帷幄的谈判能手。他的幽默与和蔼使他能够超脱于政治纷争之上。有人把他的风格称作是“范龙佩方法”。担任首相的10个月期间,他首先要求政府成员面对公众舆论少发表言论,其次,就是耐心听取各方意见,然后,再做决定。族群共处危机中,比利时当然也未能躲过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但范龙佩还是在2009年10月,成功地带领由5个不同派别政党组成的政府通过了一项财政紧缩预算法案。

但是,范龙佩能否在欧盟框架下发挥他协调各方立场的能力应该说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由他出任首位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是欧盟内部大国较量妥协的结果。设立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职务原本是欧盟宪法公约推进欧洲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欧盟在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路程上,也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角色,面对正在形成的中美双头格局,拥有一个统一的面孔,一个统一的声音。范龙佩走马上任因此应当标志着欧洲建设的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这个新角色的奠基文件因为欧盟宪法公约的难产而意义大为缩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显然也更推动欧盟成员国注重本国利益。主要成员国领导人既不希望这个所谓的“欧盟总统”权限深入本国政治,也不想放弃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与特权。各国政府继续试图左右欧盟决策,原有的各成员国轮流做庄的轮值主席机制也将继续存在。

围绕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人选的妥协凸现出欧盟政治建设的困境。范龙佩的出现似乎只是在本已让国际社会眼花缭乱的欧盟领导人中又增加了一员。法国前总理罗卡尔在得知范龙佩当选时曾悲观地评论说:政治欧盟已死。

困扰欧洲三个月有余的希腊危机尚没有走出向其他欧元区国家扩散的威胁。财政危机的背后更是欧盟政治建设的滞后。如果说欧盟27国需要范龙佩的协调不同立场、缓解对立分歧的能力的话,他特有的处事低调是否符合欧盟在国际舞台响亮发出声音的梦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