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德国/俄罗斯

俄驻柏林大使馆工作人员有1/3从事情报工作

有关美国在德国的情报工作,在斯诺登泄密风暴发生之前,德国媒体很少报道。如果有,一般也是正面报道。直到斯诺登爆出美国国安局的内幕后,媒体才开始以怀疑的眼光来跟踪美国在德国的情报工作。但对中国和俄国情报工作的怀疑,德国则多年来持续不断。每隔一段时间,德国宪法保护局就会警告人们说,德国受到了来自中国或俄国的网络间谍攻击。就在复活节的周日,宪法保护局又发出了警告。这一回是针对俄国在德国日益加剧的间谍活动。

广告

宪法保护局向《周日世界报》透露说,在与西方的政治冲突中,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间谍工作。俄国外国情报部正在柏林加紧招募德国人当线人,以获得有关德国政界和经济界的重要信息。宪法保护局局长马森表示:“几乎没有哪个外国情报部把刺探德国内幕看得象俄国外国情报部这么重要。”换句话说,在情报重要性排名表上,俄国把德国排在前头。

根据德国反间谍部的消息,俄国外国情报部在柏林有针对性地寻找德国政治家、基金会和各部委的部门负责人和调查研究人员做线人。反间谍部负责人艾文(Burkhard Even)介绍说:“俄国间谍对他们感兴趣的对象事前都做了详尽分析。”这些间谍通常披着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外衣,而且工作时通常用真名。他们认识对方后,想方设法不露痕迹地和对方交朋友,以便日后从对方口中获得重要信息。这种招募方式在宪法保护中被定义为“半公开招募”方式。和线人建立某种联系后,俄方便会在某种借口下定期与对方碰头。碰头地点通常是饭馆、酒吧或咖啡馆,但不在俄国大使馆附近。碰头时,吃饭喝酒都由俄方埋单,有时俄方还会送点礼物,但不会直接付钱给线人。他们相中的一般都是了解德国能源政策、德国大型企业、北约或欧盟动向的人。

德方情报人员惊讶地发现,被招募对象通常很幼稚,对对方的行为没有什么想法。根据德国法律,和外国情报机构的密谋碰头会是违法的。但当被招募对象得知俄方谈话人的真实身份时,他们常常惊讶不已。

根据德国宪法保护局的消息,俄国驻柏林大使馆工作人员有1/3有情报工作的背景。去年九月德国大选后,新议员迁入联邦议会。自那时起,俄方加大了招募德国政界知情人当内线的力度。德国议员和政治家都有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有多位调查研究员和负责不同事务的人员为他们制订政策、发表演讲、打理本人形象、举办竞选活动等做准备和善后工作。这些人对政坛通常了如指掌。

在克里米亚危机时期,莫斯科不仅加强了情报工作,而且使用了宣传手段。历史学家拉尔(Alexander Rahr)因此受到指责。拉尔是德俄论坛研究部负责人,也是彼得堡对话未来车间的联络员,近来曾以俄国专家的身份多次出现在德国电视一台和二台的访谈节目中。他宣扬的是普京的战略思想,即把俄国建成一个战略原材料大国。绿党欧盟议员舒尔茨(Werner Schulz)认为:“拉尔先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克里姆林宫在德国的说客。”基民盟欧盟议员布罗克(Elmar Brok)认为:“相关论坛不应该让拉尔这样的人渗透进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