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欧盟推出数字化战略力争规则制定主动权

发表时间:

欧洲联盟2月19日公布其数字化战略,力求补救目前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域,欧盟面对美国及中国的落后状况,并争取在该领域成为领军者。新发布的《人工智能白皮书》目前已付诸公众咨询,邀请工会组织、个人、企业、成员国政府等相关各方在5月19日以前发表意见,并最终汇总,在年底进入立法阶段。从白皮书内容来看,欧盟既希望追赶在该关键领域的发展步伐,也希望改变人工智能领域目前的丛林法规状态,保护个人信息。

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门外飘扬的欧盟旗帜。摄于2019年12月12日
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门外飘扬的欧盟旗帜。摄于2019年12月12日 © 路透社 - Yves Herma
广告

的确,在第一波网络技术革命中,欧盟显然落后于中美两大国。中美两国都已经有自己在全球网络领域的龙头企业,美国有脸书、谷歌,中国有腾讯。欧盟尤其在个人数据采集方面落后于中美两国,而数据采集恰恰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核心要素。但欧盟也有自己的优势。欧盟委员会主管内部市场的蒂埃里•布雷东(Thierry  Breton)欧洲有条件打赢工业数据战,因为欧洲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大型企业,由此产生一个规模巨大的工业和公共领域数据基础,这是美国没有的一个巨大优势。而在已经启动在即的5G移动网络时代,这些数据将是各种物件联网的关键要素。为此,欧盟希望建立一个欧洲数据空间,便利企业以及公共部门获得大量高质量的数据,为数据的跨行业、跨地区自由流动创造条件,推动产业提高竞争力。

但欧盟数字战略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制定数字化时代的游戏规则,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要遵守欧盟的人权价值观。欧委会负责数字化事物的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表示,人工智能无所谓好与坏。一切都取决于它的用途和用法。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也特别指出,欧盟希望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值得公民的信任。

应该说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最引人关注的议题是人脸识别功能的开发和使用。很多人担心,这项技术的使用会导致国家对其公民的老大哥式全方位监控。业界也一度担心欧盟会为此而延期批准使用这项技术。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人脸识别技术即使在欧洲也已经在很多领域投入使用,比如智能手机的人脸识别解锁功能,或机场的人脸识别快速边境检查安置等等。但是否可以大规模使用这项技术?欧盟希望在现阶段,就在何种条件下允许大规模使用展开讨论。欧委会负责数字化事物的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不久前就此指出,欧盟将花时间确定在哪些情况下有必要使用大规模人脸识别技术。

采集个人数据关系到个人隐私安全。欧盟希望能够在该领域发挥领军作用,推动数据服务和产品遵守欧盟规则以及价值观。欧盟在数字化经济发展中虽有落后,但在游戏规则制定方面则站在最前线。2018年5月就启动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制定互联网了时代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网民权利的保护,并据此对谷歌等大型网络公司的垄断行为采取处罚。欧盟希望在人工智能领域也能制定出为其他国家与企业引为参照的新标准,既保证企业和公共部门有一个可以安全访问的数据空间,也防范大型企业违反竞争原则的行为。

欧盟希望为目前几乎只有丛林法则的人工智能技术制定游戏规则,但对该技术的监管措施将视不同领域的风险高低而定,越是风险高的行业或有争议的领域,监管措施就会更严。比如在医疗领域或汽车等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必须经过测试、检验等程序核准。

欧盟希望制定的规则将不仅针对欧洲企业,也针对在欧洲运作的外国企业。欧委会特别强调,欧盟战略既不针对美国,也不针对中国,正希望在责任或按曲阿问题上,无论数字产品来自哪个国家,都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在欧洲运作。
欧盟《人工智能白皮书》未来三个月将面对有关各方讨论。个人、社会团体、企业、成员国政府都可以在此期间各抒己见,努力影响未来欧盟战略的法律法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