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艺术

与你回味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二)

发表时间: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次的话题:阿维尼翁艺术节。上次我已经说过,阿维尼翁艺术节已经成为当今戏剧界最大的节日。您也许和我一样,每年带着惊喜的目光看着阿维尼翁艺术节开幕,又带着回味的目光看着它落幕。

阿维尼翁教皇宫露天剧场
阿维尼翁教皇宫露天剧场 图片/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广告

在上次的同一个节目里,我们已经介绍了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的一些特点和上演的主要剧目,包括当代戏剧艺术的一些趋势,尤其是瑞士德语戏剧家马塔勒的作品《Papperlapapp》和《防范未来》。今天,我要继续向大家介绍的是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另一位特约“合作艺术家”奥地利作家奥里维.卡第奥(Olivier Cadiot)。他给今年的阿维尼翁带来了一台别开生面的绘画音乐会。

“绘画音乐会”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奇怪。这台音乐会是卡第奥和他的搭档路德维希.拉加德共同策划的,也被安排在教皇宫露天剧场演出。这台音乐会可谓声情并茂,诗意盎然,是两位艺术家根据他们去年在法国安古兰姆国际连环画艺术节的经验设计的。整场音乐会由乐队、歌手和两名连环画画家组成,加上音响师和录像合成技术员,配合得天衣无缝。整个过程是,由画家在现场将乐队和歌手的表演当场画出来,然后由录影师将一幅幅画连续投射到巨型屏幕上。这样,现场观众不仅是在听一场音乐会,同时也是在“阅读”一本画册,通过屏幕阅读这场音乐会的现场“连环画”。由此而获得的效果是,整场音乐会成了双重即兴表演,炭笔和乐器交相辉映,画家走进音乐,音乐走进绘画。这可能是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最有创意的一台戏了。

奥里维.卡第奥的文学作品朗诵剧《筑一个巢来做什么》剧照
奥里维.卡第奥的文学作品朗诵剧《筑一个巢来做什么》剧照 图片/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作为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特别邀请的“合作艺术家”,奥里维.卡第奥不仅带来一台让观众大开眼界的“绘画音乐会”,他还携一个更加大胆的创意前来阿维尼翁,在教皇宫露天剧场搞了一场颠覆性的文学朗诵,朗诵他精心创作的文学作品《鲁滨逊事件》(l’Affaire Robinson)和《筑一个巢来做什么》(Un nid pour quoi faire)。卡第奥很在意他这次以“语言艺术家”的身份前来参加阿维尼翁艺术节。他没有为他的朗诵另搞一套布景,而是干脆借马塔勒导演的音乐剧《Papperlapapp》的舞台布景即席朗诵。他的每场朗诵持续大约一小时零15分钟,语调时而激昂,时而沉郁,时而躁动,结果给人一场惊喜。他就坐在舞台的一张桌子跟前朗诵他的作品,向观众朗诵了一部集近15年之思才形成的他自己的“鲁滨逊”。

卡第奥重新阐释这个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或者说借一个文学人物的名字来描写他个人生活的经历和感受,用一种戏剧语言把“鲁滨逊”变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日常生活的折射,一部现代人的漂流记。卡第奥也非常自豪地说:“也许只有在阿维尼翁艺术节,我才能在万花筒似的各种侧面之下展开我的工作,首先是一场朗诵,以最简单的方式让人听我说书。”

当然,每年的阿维尼翁艺术节都少不了戏剧界保留的经典剧目。今年,按照多数剧评家们的看法,似乎经典剧目及大牌演员阵容不足。今年在阿维尼翁上演的经典剧目是莎士比亚的戏剧《理查二世》(La tragédie du roi Richard II) 。今年这出戏由让.巴蒂斯特.萨斯特(Jean Baptiste Sastre )导演,而剧中人物、英国王室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王理查二世,则由著名演员德尼.波达利德斯(Denis Podalydès)饰演。

虽然说古典剧目的上座率越来越低,但在欧洲,喜欢莎翁的戏剧的人还是非常的多。而今年莎翁的这部《理查二世》,导演萨斯特为了突出戏剧台词的语言和文学效果,专门请了作家波耶(Frédéric Boyer )来撰写脚本。因此,今年这出戏在语言上更接近现实,脱掉了以往阐释莎翁的那种过多的浪漫气质,理查王的角色因此显得更生动和富有人性。而通过语言的创新,古老的莎士比亚作品又一次撞击我们的心灵。

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的经典剧目,除了莎翁的《理查二世》之外,还有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音乐剧《巴尔》(Baal)和荒诞派剧作家尤内斯库的戏剧《二人狂》(Délire à deux),分别由法国女演员克洛蒂尔德.赫姆和瓦莱丽.德雷维尔主演。两位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因此这两出戏也是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上颇受观众欢迎的剧目。另外,德国戏剧家安德雷亚斯.克里根伯格(Andreas Kriegenburg)导演的根据卡夫卡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审判》(Der Prozess)也很成功。

本届阿维尼翁艺术节值得一提的,还有法国戏剧导演菲利普.格内(Philippe Quesne)时隔七年后率Vivarium Studio剧组重来的舞台剧《大爆炸》(Big Bang)。这是继《龙的悲哀》之后,该剧组又一部重金属音乐舞台剧。不过剧评家们认为,这次《大爆炸》虽然获得好评,但它的神奇效果不及数年前的《龙的悲哀》。

西班牙女戏剧家李德尔导演的大型话剧《力量之家》剧照
西班牙女戏剧家李德尔导演的大型话剧《力量之家》剧照

最后我要特别提到的是西班牙女演员兼导演安杰利卡.李德尔(Angelica Liddell),她今年携两部戏来阿维尼翁,一部是具有强烈拉丁风格的《力量之家》(La Casa de la fuerza),这部反映女性痛苦的戏是安杰利卡.李德尔的力作,全剧长达5个多小时,在阿维尼翁充满夜色的卡梅(Carmes)修道院里演出;另一部戏则是根据莎士比亚剧本《理查三世》改编的独幕剧《理查之年》(El Ano de Ricardo)。安杰利卡.李德尔不仅导演这两个戏,还在戏里亲自担任角色,非常投入。安杰利卡.李德尔已经被艺术节主委会定为明年的特约“合作艺术家”,我们可以期待,明年她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创意和新的作品。

以上介绍的是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正式安排的专业演出剧目,至于艺术节外围的演出,包括各种剧目曲目,“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好,就更多了,五花八门,玲琅满目,限于时间,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回顾了。

总之,今年的阿维尼翁艺术节已经结束,虽然主办者对今年的特点以及票房都感到满意,但艺术节今后的发展方向还是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今年阿维尼翁艺术节一共售出11.6万张门票,上座率达到95%。主办者之一鲍德里耶毫不掩饰他的得意之情。他说,“这届艺术节,无论观众和艺术家,都取得了成功”。

明年是第65届。我上次已经说过,年年阿维尼翁都有新的创意;不管你生活在哪里,戏剧都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在我们这个信息技术的时代,尤其在许多艺术门类逐渐变成某种“文化工业”的今天,戏剧艺术  由于它的舞台特点  还保留着它接近观众和更富于人性的一面,相对于其他一些艺术种类来说,看戏至今仍然是一种更接近人的心灵的高雅享受。如果有可能,我们来年在阿维尼翁再相会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