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法国新浪潮传奇名导夏布洛尔辞世

发表时间:

法国新浪潮运动的著名导演克劳德•夏布洛尔星期天9月12日在巴黎去世,享年80岁。巴黎市长、法国政要和电影人,皆在第一时间内都表达了对他辞世的惋惜之情。

广告

据法新社报道,巴黎市政厅文化事务官员吉拉尔 (Christophe Girard) 在自己的博客上宣布了夏布洛尔去世的消息,其他市政厅官员随后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但没有提供包括死因在内的其他细节。

出自夏布洛尔之手且为华人熟悉的经典作品,包括了改编自法国人人必读的文学名著《包法利夫人》、描述中产阶级复杂心态的《冷酷祭典》、1970年的《屠夫》、以及千禧年的《忘情巧克力》等等。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则是由法国男星代表德帕迪约主演的《警长贝拉米》,这部影片曾入围去年柏林电影节的竞赛单元。

夏布洛尔是法国影坛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创作了超过八十部电影及电视作品,是一位高产导演。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夏布洛尔一共拍摄了30多部电影,进入90年代,他也保持了平均每年一部作品的产量,算一算至今已超过50部影片了。

1958年,他的处女作《美男子赛尔日》(Le Beau Serge) 即替他赢得了国际电影节的赞赏。同时身为作家的夏布洛尔也是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50年代(1952-1957),他与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雅克•里维特等人组成 “电影手册派” (Cahier de Cinéma),从而在法国掀起“新浪潮”运动,并进一步改变了全球电影的创作思维。

1930年6月24日,夏布洛尔出生在巴黎,从小就爱看电影特别是美国冒险类型影片,如《侠盗罗宾汉》、《铁血船长》等。他的父亲是一位药剂师,使他从小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也为他之后在影视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法国导演中,为何夏布洛尔的作品经常将焦点集中在法国的中产阶级。但他感兴趣的却是,大胆揭示出中产阶级美好优渥生活的表象下所隐藏的伪善、暴力和憎恶。

此外,因为经常涉及悬疑题材,夏布洛尔还经常被拿来与美国惊悚电影大师希区柯克作比较。当他为《电影手册》撰写影评期间,还曾与前不久过世的另一位新浪潮导演侯麦一起创作了一部关于希区柯克的著作,影响深远。

新浪潮的这批导演在年轻时,都难免有些疯狂地热爱电影的事迹。据悉,夏布洛尔十几岁到十四岁时在乡下谷仓里经营电影俱乐部,回到巴黎升大学时原被父亲逼迫学药剂,但他服兵役时就设法让自己被派到德国担任电影放映师。后来退伍参加电影图书馆和Ciné Club活动,认识特吕弗、戈达尔后,他们此后联手打造出法国电影强调作者的独特性。
法国影评认为,在所有新浪潮导演中,夏布洛尔是最不畏主流的一位,他多产的作品中,艺术水平起伏不定,还常被批评有过度商业化之嫌,然而他却维持一贯的作者风格,电影乍看是记录般地记述都会生活,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和惊悚剧情中,观察他最熟悉的法国中产阶级,然后抽丝剥茧地将中产阶级表面平静的外壳戳破,一步步进入黑暗的渊薮,接露其中的疯狂、变态和罪恶。从而造就出了今日法国电影中的“夏布洛尔式风格”。

戛纳电影节主席弗雷莫评价说,许多夏布洛尔的作品都可视为电影经典,更是法国电影的珍贵遗产。对他而言,夏布洛尔的离世“非常突然,因为就他所知,夏布洛尔虽然已届八十高龄,但仍然坚持工作,精神抖擞。” 弗雷莫还说:“夏布洛尔是我们国家的国宝… 无论是他的电影,还是他本人。”

《电影手册》前 主编、法国电影资料馆现任馆长杜比亚纳回忆说,夏布洛尔是“一个拥有惊人智慧的开心果和鬼灵精… 他喜欢笑,非常爱开玩笑,甚至拿自己开玩笑。”

2004那年,夏布洛尔被授予欧洲电影终身成就奖。2009年,法国导演克劳德•夏布洛尔获得柏林电影节颁发的“金相机奖”,以表彰他对电影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