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文化/诗歌

无边无际的风景和诗的海洋 —— 法国第十三届《 诗人的春天》

“诗歌可以带动我, 改变我, 而更重要的是, 通过诗歌我认识了自己, 这就是幸福所在……语言的精髓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不操纵你, 却犹如一种不留情的呼唤 ,让人走出自己。它不好看,也不完美,但它是真实的…..对我来说,诗歌始终是最神圣的艺术形式, 象是一道对人, 对自然的咒语,是没有任何宗教色彩的发自内心的自由的乐曲……有的诗歌让人流泪,呼喊, 而有的诗歌却让人和谐, 让人愉快, 让人会心微笑。连接词语的那条线属于我们,就像是一滴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珠. ”

法国影星茱丽叶∙  比诺什
法国影星茱丽叶∙ 比诺什 ©Reuters
广告

这是法国著名影星茱丽叶∙ 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写给第十三届 《诗人的春天》活动的序语。她是这次活动的代言人。这番话表现了她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 这可能也是很多热爱诗歌的人士的心声。

大量艺术家免费向公众朗诵诗歌

今年的诗歌节拉开帷幕的同时, 也开始了法国今年的 « 海外省文化年 », 所以今年的诗歌节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通过诗歌向海外省的诗人致敬。

三月七日, 在巴黎的地铁站Auber里 ,从12点15分到13点30分 茱丽叶∙比诺什和其他的七个艺人一起向公众朗诵法国海外省的诗人的作品。表演是免费的,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前往观看 ,聆听,感受。当天, 从13点30分 到16点30分, 在巴黎的公园, 街上, 和商业中心等公共场合, 将有400名演员为行人朗诵仍然是海外省诗人的作品。

同时,在法国的其他大城市,包括里昂,拉罗谢尔 Larochelle, 蒙彼利埃 Monpelier,和图尔Tour市也举办类似的活动。从此拉开为期两个星期的第十三届诗歌节。

诗歌是最容易分享的艺术

活动组织十三年以来渐渐深入人心 ,法国许多城市的市政府也积极参与, 小学,中学的学生也都在老师的组织下按照每年的主题进行诗歌创作和朗诵 ,可以说三月份在法国随处可见诗歌 ,到处可以听到诗歌 。在有意和无意中,人们很自然就可以沉浸到诗歌的气氛里。而这也正是 « 诗人的春天 »活动的创办人Francois Aubel 弗朗索瓦 ∙奥贝尔先生的初衷,他说 :
« 虽然诗歌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讲,都可以算是最复杂的一种形式,但矛盾的是,这也是人们最容易共同分享的艺术。 » 而“在学校,尤其是小学里推广诗歌,可以让小学生们通过这个窗口认识诗歌,了解诗歌 ,诗歌节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诗人,让诗歌的教学方式多样化。”

诗歌是人们发现自我的驱动器

诗歌没有国界. 而在现代科技腾飞 ,现代化的通讯和娱乐手段渗入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的今天 ,如何解释诗歌这种古老的文学表现形式的成功呢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尤其是在人们在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后 , 人们是否更需要诗歌, 从中找到一些心灵的寄托呢 ? Francois Aubel 弗朗索瓦 ∙奥贝尔先生对此持肯定的态度,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在人们的确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诗歌,但是诗歌绝对不是给人心灵安慰 ,让人逃避现实或者美化痛苦的现实生活的工具. ». 他引用阿根廷的诗人Roberto Juarroz(1925 1995)的话说: « 如果人们需要诗歌, 那是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诗歌很快的发现自我的意识 。诗歌反对日益贫乏的语言, 顺从的表演和无处不在的娱乐的方式 。从这一点上看, 诗歌是洞察力和动态的, 对事物复杂性的认识的保证。而这正是这个危机的时代人们所需要的。”

诗人的春天活动将于三月七日正式拉开帷幕, 到三月二十一日结束。今年的主题是:无边无际的风景,L’infini paysage。
除了法国以外 ,诗歌节的活动也开始国际化 ,美国城市波斯顿,日本和北非的国家摩洛哥也都在当地举办诗歌节。

 

诗人的春天 协会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