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走进法兰西

关于芬杜斯食品丑闻的六项问答

发表时间:

近日来,著名工业食品品牌芬杜斯(Findus)集团曝出丑闻,在其出售的标明为牛肉的食品中,却出现大量马肉。引发消费者心理严重不安。为了尽快减少丑闻引发的忧虑,各大分销商纷纷将可疑产品撤下货架。周一晚间,法国政府召集危机会议,决心彻查这起舞弊丑闻。

广告

马肉冒充牛肉有什么好处?谁为罪魁祸首?马肉是否威胁健康?为了澄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这一丑闻事件,周末版的《巴黎人报》刊出了六项问答。

1) 为何用马肉冒充牛肉?

全球最大的生鲜果蔬批发市场-位于巴黎南郊的汉吉斯(Rungis)市场的一名批发商指出:马肉冒充牛肉的主要利益所在是价格上的差别。一公斤马肉约为14欧元左右,略低于牛肉价格,尤其是那些来自东欧国家的马肉,价格颇具竞争力;但质量却非常一般。
但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很有可能是屠宰场的问题。他们以牛肉价格售出劣质马肉,订货商很可能并不知情。特别是这些成品菜肴中的碎肉,一般是使用筋骨边角等下脚料。

2)谁负责检验肉的来源?

一般而言,无论是屠宰场,还是客户,均应注意肉的来源。在经过海关时,肉类必须具备相关的信息。对欧盟国家而言,肉类产品必须标有详细标签。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有关当局能够了解包括被屠宰的动物群在内的详细信息。各国的卫生机构或海关可在任何时候进行突击检查。

3)生产商和分销商是否必须指定肉的来源?

根据欧洲的相关法规,未经加工的肉的来源必须告知消费者。对成品菜肴而言,生产链中的所有供应商有责任来标明动物的来源,屠宰日期以及保存方式(新鲜或冷冻)。
然而,像芬杜斯公司一样的加工产品分销商却并不一定需要标明其所售菜肴中的肉或鱼肉的来源。

4)在出现问题时,应由谁来担负责任?

这次食品丑闻曝光后,有关各方纷纷推卸责任。芬杜斯集团周六宣布对X方提出法律诉讼。在法国,“X”是一个法律概念,指的是身分不明的嫌犯。这家食品集团同时指控其肉品供应商斯潘盖洛(Spanghero)公司向其提供标明牛肉标签的罗马尼亚马肉的作假行为。

斯潘盖洛公司一方则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控告向其提供了标有牛肉标签的马肉的罗马尼亚公司。

5)疏忽行为或蓄意欺骗将面临何种行政及刑事制裁?

如果的确存在“商业欺诈”行为,反舞弊总局的行政制裁罚款约为所获利润的一半。

法庭上的刑事制裁则将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个人而言,判处的刑期可达两年、罚款则可达37500欧元。对企业的罚款则为18万7500欧元,法官同时也可判处取消相关企业资格、临时关闭整顿企业或将其逐出公共市场。

6)是否威胁消费者健康?

丑闻曝出后,芬杜斯集团在巴黎一家家乐福冻品柜台上贴出的一份通告中强调:相关产品可以使用,决不危害健康。通告同时表示:受到“指责”的肉品来自一个“获得欧洲批准并应遵守现行卫生标准的屠宰场”。不过,谨慎起见,英法两国有关当局抽取了样品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保泰松痕迹, 保泰松是马的一种常用药,却有害于人类健康。官方调查的初步结果要等到周三(13日)方可揭晓。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