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巴黎华人

流淌在金翠小说里的移民情感

发表时间:

金翠是加拿大魁北克的越南裔女作家,最近她到巴黎等地,出席其小说在法国出版的活动,得到法国媒体的不少介绍。1979到1980年间,加拿大接受了六万多从越南逃出的“船民”,其中魁北克省接纳了两万。在法国也有很多越南难民,其中不少人像金翠一样有部分中国血统。金翠以文学形式描写了亚裔移民的生活故事和情感,感动了法国读者,也可能会在华裔移民中产生共鸣。

广告

金 翠(Kim Thúy)1968年生于越南西贡。 十岁前的幼年在越战中的南越首都西贡市度过。她10岁时,随父母坐船逃到加拿大的魁北克。金翠在蒙特利尔大学获得法律、语言学及翻译的双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她做过翻译、律师、餐馆老板和全职母亲。她创作的第一部小说《Ru》,目前可能还没有正式的中文译名。

金翠解释说, “ru”在法语里是小溪的意思,在越南语里的意思是摇篮曲或者晃动摇篮。有人将其译作《流淌》。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没有一个贯通完整的故事,而是一段段即兴式的讲述,确实像一条小溪,潺潺淙淙,淌到哪儿算哪儿,但最后却把读者带到了作者想要他去的地方。

金翠的小说以一个小女孩眼光,再现她听到的和亲身经历的移民故事。小说的风格一叹三唱,令人感到那种亚裔移民在陌生环境中跌跌撞撞努力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他们在外国建了新家却经常被老家的回忆所缠绕。其中对亚裔生活细节和越南烹饪色香味各种感觉的描写,被认为非常独特和细腻,受到法国书评的特别介绍。

能够感动华裔移民读者的,可能更是书中关于亚洲移民特殊经历的部分。金翠家族也有华人血统,据说越南政府曾经允许有华人血统的越南人自由选择族裔。金翠的曾外祖父是华人,他的八个孩子里,选择做越南人的和坚持做华人的正好各占一半。做华人这 一半送孩子上中国学校,做大米生意致富。而选择做越南人的另一半很快忘了中文,他们选择从政或科学。一个大家庭从此在文化上分道扬镳。金翠的外祖父选择做越南人,一直做到省长。金翠的母亲34岁到加拿大后必须做工养家,才平 生第一次使用拖把。语言文化的差异,社会地位的突然变化,第一代移民是如何承受的?他们如何将自己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这可能会得到部分有类似经历的华裔朋友的共鸣。

金翠在小说中对加拿大国家和人民收留难民的慷慨,也表示了非常真诚的感恩之情。她把接受她们全家的魁北克小镇比喻为“热乎乎的孵着我们的肚子”,书中讲述:“我的小学的学生每天中午轮流请我们去他们家吃饭,当地人给我们送来暖和的冬衣、玩具、邀请和梦想。使我们经常感到没有能力接受这 么多的赠予和这么多微笑。”

金翠的书曾经获得法国书展大奖和加拿大总督奖等奖项,现在有加拿大和法国两个出版社的版本。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