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新冠疫苗行动总是延误迟缓?

直至目前,法国的新冠疫苗行动可说总是迟缓、延误。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一证实疫苗注射迟缓而说:现在每个星期都很重要。但是,法国疫苗接种数量的不足不仅仅是因疫苗短缺造成的。历史上拥有著名疫苗祖师爷巴斯德医生的法国,此次对于新冠病毒的疫苗生产及部署面对美国、英国、中国、俄罗斯,以及不生产疫苗的以色列,都可说是瞠乎其后,在引发叹息之际也引人探究。

法国伊芙里塞纳地区一家实验室
法国伊芙里塞纳地区一家实验室 © REUTERS - BENOIT TESSIER摄影
广告

首先马克龙总统希望加速疫苗接种脚步。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不延误而可胡乱行事 或破坏疫苗接种应该遵守的各个注射阶段,或是放松对疫苗储藏运送的严格规定。但是,《金融时报》发表的一个图表和文章足以震撼法国人:2月上旬,有11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运送到法国,但截至上周五,全法国仅注射了16%。

由法国的新冠病毒追踪器网站,CovidTracker与卫生部合作发布的数据显示一个鲜为人知的现实,也就是:法国已收到所有药厂制造商疫苗合计共7,70  2,260。并且,截至227日,仅注射了4,55  5,370。也就是说,还有314万,3,146,890剂的落差,与卫生部长韦兰所描述的“立即消化,零库存,库存花费零”的策略相距甚远

在星期一晚上被邀请到法国电视第二台的20点晚间新闻时,卫生部长韦兰带着胜利的微笑宣布:阿斯利康疫苗现在起可用于65-74岁的年龄层民众。不过,他对于这些约300万的逾期剂量则上态度非常回避,尽量淡化这些早就准备好派发的剩余库存”的数量。但韦兰的说法却不太能真正令人信服。也是传染病专家和新冠疫苗委员会成员的洛纳伊(Launay在韦兰在电视台讲话的几个小时前,在接受广播界名人布尔丹的采访将会中岂不还提建议:要更多使用我们拥有的所有疫苗”,以免将其束之高阁,存放在一个柜子里。

这项疫苗注射结果到底是在与时间竞赛或是在拖延?本周一,马克龙前往塞纳-圣德尼(Seine-Saint-Denis)访问时,不禁讲出具双刃剑的一句话,旨在为法国人提供一个视角的同时,这句话还指出,为了赢得这场竞赛,从病毒的传播与疫苗免疫效果之间,每个星期都很重要。但防疫既要与时间竞赛,但如今疫苗施打又迟缓,两者实在冲突。

由于法国在今年初曾碰到防疫部署延迟,现在开启大力行动,法国如今再也承受不起丝毫的拖延。马克龙总统很生气,于一月初要求终结这种防疫行动的拖延。今天,马克龙已不太可能接受卫生当局提出的许多疫苗技术和物流后勤方面的借口。他保证,在今年夏天结束前,所有法国成年人都可以接种疫苗。

不过,根据CovidTracker网站的数据,以当前的注射速度,这个目标将可以在20237……之前才能实现!

根据重点杂志记者勒·佛尔就本次法国疫苗部署落后的原因,质疑道:难道历史上历经滑铁卢战役的法国,现今在疫苗战上,又会再一次经历滑铁卢吗?

根据数据,就此次疫情现况,2000万英国人已接种第一剂疫苗,也就是占了的30 %人口。而法国只有300万人口接种第一剂疫苗,只有4,5 %的人口接种(法国总共到货7,702,260剂疫苗)

英国在2020年防疫初期,的确措施不当,导致死亡人数曾是欧洲国家最多的。他们的新冠病毒第一战役失败了,但现今在疫苗战役上正节节获胜。而法国,似乎却宣告卫生紧急状态。

英国的抗疫情当然属单枪匹马方式,但是不能以因为自私自利来解释他最初失败的原因,因为它在疫苗上的表现反倒是非常优秀。

·佛尔指出,英国在2020年就提早部署,牛津大学开始着手疫苗工作,指定由阿斯利康AZ实验室制造疫苗。反观法国的巴斯德研究所因为陷入自我体系的战争而放弃其新冠疫苗制造计划,这也是巴黎竞赛杂志不久前有所揭露的。

除了著名的以色列超前部署大量采购新冠疫苗案例外,英国也于2020年5月一开始,就在其卫生部门设立一个疫苗专责小组团体,任命一位重大危机处理专家以及部署投资专才的一位生化女专家凯特·宾汉 Bingham)负责领头。这个疫苗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保固英国疫苗供应的安全。英国政府预先采购疫苗,不排除任何实验室,任何生技公司,英国签约公司中也包括了一家位于南特的法国暨奥地利联合生技公司瓦尔内娃Valneva),结果法国错失这家它原本应很可能唾手可得的机会。

英国政府的这个疫苗专责团体的第二个任务是:筹组疫苗运送的仓储物流。英国的这项新冠疫苗动员部署可说到了最高规格。义工大军在去年夏季和秋季已经组成,来协助给与医护人员的接种,英国甚至在各个大教堂里来进行这项接种。

许多英国疫苗接种中心的是24小时全天候工作。反观法国,在星期天,几乎没有疫苗注射行动。英国人的防疫不放任技术官僚领导防疫步骤,也不需要顾及这些官僚无效地提出警告,或是得征求官员们的同意。英国卫生大臣汉库克,不像法国卫生部长韦兰那么健谈,但疫苗工作却成效惊人。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经济学家乐维在一个论坛上指出:超前部署、行政敏捷、务实、敢冒险、公私企业合作、联合集体智慧,这就是英国成功的理由。反观法国的特性是:垂直的上行下效、繁文缛节、处处得小心翼翼原则、国家政府的傲慢、蔑视具体组织筹划,这些都成了法国的软肋。

根据统计,法国17世纪的创造力40 %胜过英国的30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成功是因在法国创造力跌至30 %的同时,英国的工业创造力超干过法国的两倍,这是法国学者裴蕾菲特(Peyrefitte)指出的。

这名法国学者还说,法国有很多杰出的学者,但我们法国人要把理论化为实际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往往把实际效用性放在无私科学的神坛上当做牲祭烧掉了。

这名学者不胜唏嘘表示,两个世纪后,我们注定要为其他国家所发现的疫苗做代工。我们现在成了追随者,而不是创新发明者。

这些法国时事评论员或专家学者可说毫不顾惜颜面地掀开自家“酱缸文化”的底牌,或许真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发明鼠疫疫苗的巴斯德医生的胜利光辉如今似乎已成法国昔日黄花。的确,就在不久前,法国著名药厂赛诺菲已沦落到宣布要替辉瑞德国BNT制药厂做新冠病毒疫苗的代工制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