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北一周

陈哲男司法黄牛案判决大逆转的来龙去脉

发表时间:

台湾前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哲男涉及的司法黄牛案,在上星期三「更一审」宣判,从一审的十二年有期徒刑,改判七个月,由于差距实在太大,引起台湾舆论关注,主流媒体都是「头版头条」的大新闻,为什么这个案子这么受到重视?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广告

第一个原因是陈哲男的身分。他早期担任过几届立法委员,陈水扁选上台北市长后,跟着陈水扁进入台北市政府担任民政局长;2000年陈水扁当选总统,他又进入总统府担任副秘书长,很受到陈水扁的信赖,被聘为国策顾问。其次,他是个争议性的人物,早期是国民党籍的立委,但因为提出「一中一台」的主张,被国民党开除党籍;成为民进党党员后,又因为接受「高雄捷运」外劳仲介业者招待出国旅游涉足赌场,被迫辞掉国策顾问,陈水扁也把两座颁给他的勋章追回,最后也被民进党开除党籍。第三个原因就是,这件司法黄牛案的判决,从十二年改判七个月,争议实在太大,导致台湾舆论界高度重视。

●担任总统府副秘书长这么高的职位,还能搞「司法黄牛」,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请你介绍一下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
陈哲男担任总统府副秘书长期间,因为是陈水扁跟前红人,可以说权倾一时,是当时绿营权贵和政商人士亲近陈水扁的重要管道,很多高阶人事案件、重要的工程、法案要过关等等,都会找陈哲男,请他帮忙解决困难。其中有一家建设公司的董事长梁柏薰,就因为涉及银行超贷案件被告上法院,透过关系找上陈哲男,希望帮忙摆平官司,还付出600万元的支票和包了110万元的奠仪,但最后还是被判刑一年,不得不逃往大陆。后来梁柏薰回台湾投案,向媒体爆料说「总统府副秘书长收钱不办事」,才把这个内幕给抖了出来。根据起诉书记载,陈哲男为了取信梁柏薰,曾经安排一个饭局,邀请检调和司法高层官员和这位商人聚餐,不过实际上并没有和承办这个案件的法官接触,可能收的钱太多,忘了这一条了。

●为什么这么受到瞩目的司法黄牛案,台湾各级法院的判决会出现这么重大的差异,关键究竟在哪里?
这个案件一审判刑十二年,二审减为九年,「更一审」改为七个月,主要的关键在于一审和二审的合议庭法官,都认定这是触犯「贪污治罪条例」里的「公务员利用职务上机会诈取钱财」,但「更一审」合议庭却认,陈哲男的行为没有办法构成「公务员利用职务诈财」,只能构成刑法里面的「诈欺取财罪」,因为这位副秘书长虽然有诈财,但没有实际进行关说,而且事发后又把600万元全部还给这位商人;还有,陈哲男向梁柏薰说可以摆平官司,让梁柏薰误信他有这能力,「更一审」认为,是因为陈哲男多年政治和社会历练累积的人脉,而不是因为「总统府副秘书长」这个职务的关系。不过这个见解被台湾的媒体轰得体无完肤,台湾舆论认为,这就好比陈水扁的夫人吴淑珍,尽管深居简出,但就因为「夫人」的头衔,就可以插手扁家四大弊案,收取十几亿的贿赂,总统府副秘书长的职位,和这件司法黄牛案当然有关。

●在「更一审」判决之后,未来这个案件还会有什么发展吗?检察官会不会再提起上诉呢?
检方已经表示,等收到判决主文之后,他们会研究是否要再上诉,一般研判,检方应该会上诉。不过这还不是最劲爆的发展,最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在台湾的舆论不断抨击之下,做出大逆转判决的高等法院「更一审」合议庭法官出现了内哄,合议庭由三位法官组成,「受命法官」和「陪席法官」因为受不了外界压力,都申请调离这位「审判长」的合议庭,而且高等法院已经同意了,其中一位法官甚至还申请辞职,目前法院都正在慰留中。内幕消息指出,当初改判七个月确实争议很大,三位法官经常在法院内为这个案件爆发争执,其中两位法官在进入法庭宣判之前都还在和审判长沟通,但最后无效。台湾上周才爆发高等法院法官集体收钱的案件,台湾还决定成立廉政署,专门调查公务员贪渎,在这个时刻,这个合议庭三位法官的内哄特别引人瞩目,未来发展可能还涉及审判长的职权问题,甚至牵动台湾的司法改革,值得持续关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