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蜗居香港最难

香港楼价难捱再一明证,美国顾问公司统计发现,香港住宅楼价是全球英语城市中最难负担的地区,去年楼价中位数相当于全年家庭入息中位数的11.4倍,即市民要把十一年多的全家收入储而不用,才可置业。但有地产商预计,香港今年楼价会再升一成,港人置业将难上加难。

香港金融区一瞥
香港金融区一瞥 路透社/Tyrone Siu
广告

顾问公司Demographia和 PerformanceUrban Planning公司每年研究英美加澳六国多个主要英语城市的住宅楼价,今年发布的是第七分报告,并首次加入中国香港,即成为325个主要城市中楼价最难负担的城市,报告形容,港人正徘徊在极度难负担的临界点。调查以每年第三季计算,若楼价中位数在家庭每年入息中位数3或以下,便属于楼价可负担地区,若楼价是家庭入息的5.1倍或以上,便属于极难负担,而香港楼市在过去两年,上升超过五成,主要是由于低息、经济扩张以及中国内地买家涌入香港市场,令香港情况变得极难负担。

楼价第二最难负担的城市是澳洲悉尼,楼价相当于家庭入息的9.6倍,去年十月的楼价中位数,是46万澳元(折合约33.6万欧元);加拿大温哥华以9.5倍居第三位。

以整个国家计算,澳洲的楼价最贵,相当于家庭入息中位数的6.1倍,第二是新西兰的5.3倍,第三是英国,而美国的楼价是最易负担的,尤其是阿特兰大市。

调查又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有受调查的城市的楼价均是市民可以负担的,但随着土地供应收紧和商地价政策,市民买楼便日见吃力。

香港获得楼价最难负担城市的「桂冠」之际,本地主要地产商之一的长实集团执行董事赵国雄二十四日透露,集团今年计划推出七个新盘,合共提供3500个单位,预料卖楼收入逾二百亿港元。以此计算,每个单位的平均楼价为五百七十万港元(折合约54万欧元),有机会蝉联楼价最难负担的城市。

赵国雄更预料,香港今年经济稳定,低息环境持续,有助推动楼价上升逾一成。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副教授许智文认为,政府应该加快推出土地,必要时再采取措施,稳定楼价。

大部分传媒社论二十五日均以此为题,促请政府增加土地供应和为低下阶层提供廉价房屋,纵使调查方法略有不足,否则民怨会冲击政府。不过,《信报》社论则侧重质疑,指其取样有限,不少受游资影响的亚洲城市被排拒在外,而其调查方法亦与一般银行用的供楼支出占家庭收入成数的负担水平作标准不同,据此认为把香港跟国际比较,并无多大意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