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以钱设门槛香港大幅提高选特首经费

明年是香港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选举年,港府决定,把行政长官选举开支上限,提高至1300万港元,增幅36%,以反映通胀和选民人数的增加;不过,立法会议席选举经费上限则维持不变。泛民主派议员批评当局藉此举限制财力不充裕的民主派人士参选行政长官,建制派则认为加幅可以接受。

广告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解释,行政长官(又称特首)选举经费十年来未有调整,期间累积通胀为12.8%,加上负责选举特首的选举委员会人数由八百人增至一千二百人,故有需要提升开支上限,让特首候选人有更大空间去举办地区选举论坛等竞选活动。

对于五个新增由区议会晋身立法会的「超级议席」,需要面对逾三百万名选民,但选举经费上限只有六百万元,而只有逾一千名选民的特首选举,经费上限却多一倍以上,林瑞麟解释,参选超级议席的,都有地区基础,但特首不能拥有政党背景,候选人未必有地区基础支持,故须更高上限。

他强调,参选人可因应情况,订定策略,实行「多有多做、少有少做」。

数据显示,07年选举时,特首曾荫权竞选开支达选举上限的88%,而其对手立法会议员梁家杰,其选举经费约为曾氏一半。

梁家杰批评政府大幅调高选举开支上限是居心叵测,因为泛民主派根本不可能筹募1300万元,政府此举会导致泛民与亲北京的候选人实力更悬殊,他质疑此举是要将北京政府不愿意或未获钦点的候选人拒诸门外,更诘问政府若以通胀为由调高上限,为何不同样调高立法会选举经费上限。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汤家骅亦认为增幅不合理,因为特首选举只是小圈子选举,不应花费大量金钱。

不过,亲北京的民主建港联盟主席谭耀宗表示,有关增幅可以接受,因为特首候选人须向全港市民宣传。他亦不担心此举会造成过高门槛,因为有意参选者相信本身不会太穷困,亦可以向社会筹款。

另一亲北京团体香港工会联合会议员黄国健更指责泛民,不能因难以筹得足够款项便指提高特首选举开支上限是打压,认为这是本末倒置。

但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继续质疑,政府大幅增加选举开支上限的理据是否充份,指出一些财力薄弱的人士,日后更难参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