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港澳

澳门超前香港推更能探索真正民意的调查方法

与香港同为中国特别行政区的澳门,再有一事超前香港。澳门将於12月4曰举行首次商议式民意调查,以了解市民对出版法和视听广播法的意见。但香港则仍然停留於向特定对象諮询和任由公众自行表达意见的諮询方式,难保月前市民冲击所谓公眾諮询会场的冲突不再重演。

REUTERS/Tyrone Siu
广告

港府就争议性政策进行諮询时,不时出现与政府立场相近人士充斥会场的情况,最近就立法会议员递补机制的公眾諮询会上,又再出现同样情况,导致不得其门而入的反对者和泛民议员梁国雄不满,冲门而入,官员一度弃走,双方市民互有损伤,相关部门、市民和梁国雄都有向警方「报案」,指对方不公平或犯法。

已有逾二十年歷史的商议式民调(deliberative poll)便可避免这种被指可以「造马」的公众諮询,因为这种由美国史丹福大学教授推动的民调,会根据当地人口以科学随机抽样方式抽出代表,先进行第一次民调,接著民意机构会由这批市民代表中再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出参与商议民调,并向这批商议民调的代表派发经专家就諮询议题编制的全面而平衡的论点和资料,市民代表其后再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在受训主持人带领下讨论;然后再参与大组讨论,向包含平衡意见的专家提问,而专家只可以用两三分鐘回答,以免专家用长篇大论来影响市民代表。最后,机构会再向这批市民进行一次民调,探求市民经过深思熟虑后对议题作出的意向。

另外,有关讨论一般亦会放在网上,任人瀏览,不虞当局操弄。事实上,港府过去就普选諮询公眾意见时,曾被指淡化泛民主派的意见。

正如主持澳门这次商议民调的张荣显博士向本台所说,透过科学抽样,每位市民都有公平机会被抽中,有别於一般的邀请特定对象或呼吁公眾提交意见的諮询方式。

协助推行的萧婉莹博士透露,曾向香港政府介绍此民调,官员亦留下深刻印象,但暂时未就具体议题进行磋商。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赵心树教授认为,其实,政制改革、房屋政策和大陆孕妇涌港產孑涉及的人口政策都值得港府考虑以商议民调查探港人意见,制订符合民意的政策。

澳门政府耗资345万澳门元进行是次民调,专家会议已於九月底举行,香港学者亦有参与。

商议民调已在全球28个国家使用,包括法国等欧美国家,而在美国加里福利亚的民调更令该地的风能政策成为全国之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