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亚论坛

马英九现身,岛内政治意义大于国际关系

发表时间:

马英九以总统身份出席梵蒂冈新任教宗方济各的就职弥撒,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法国24小时新闻卫视都给予了关注。我们注意的是,马英九在梵蒂冈有什么样的作为,这些作为对台湾的国际关系,对两岸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广告

如果我们仔细看,我们会发觉,在国际关系层面,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而象征意义的影响重点并不在国际舞台,而是在台湾岛内政治上。去梵蒂冈亮相,是马英九在岛内用来树立外交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个外交政绩则是建立在马英九不断提醒台湾人的他在改善两岸关系的成就上的。

我们可以用台湾中央社的报道作为素材来看看马英九政府面对台湾媒体是如何宣传这次梵蒂冈之行的。中央社报道说,在梵蒂冈,马英九被安排在国家元首区第一排座位。一些细节,包括旅馆里面、车子上,乃至於圣伯多禄广场上的国旗,都安排非常妥帖。马英九说,教宗非常亲切而开朗,双方在晤谈的1分多鐘中,不断传出笑声。马英九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德国总理梅克尔等互动、寒暄;马英九说,看到默克尔,他就去打招呼,自我介绍,也期许双方能够有机会多接触,谈话内容都是非常一般性的。也有人跟他打招呼,在现场还碰到老朋友西班牙王储。坐他旁边的哥斯达黎加女总统,自然而然有很多话可以谈,而且这些人都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对弥撒仪节蛮清楚的,他有时还请教对方这些代表什么意义,互动过程就是很自然。

中央社还说,意大利给予马英九元首礼遇,提供警车开道。马英九还视察中华民国驻意大利代表处,成為首位走进驻意大利代表处的中华民国元首,也被外界赋与相当程度的意义。

有了这些素材,我们再来看一下马英九对这次出访的象征意义是如何向台湾民众解读的。他说「这是中华民国跟教廷建交70多年以来,第一次有中华民国的总统参加教廷教宗的就职典礼」,「这次的旅行,让人感受到中华民国在国际上因為努力耕耘,而获得许多肯定与祝福」,他说,将来还是会秉持这样的政策,继续扮演和平缔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让中华民国成為一个受人尊敬、让人感动的国家。

在象征意义阐释透了之后,马英九把这次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相归功于他在两岸关系上的建树。

马英九通过台湾媒体表示,相对于陈水扁时代台湾外交处境艰难,他上任后,努力改善两岸关系,既巩固23个邦交国邦谊,也提升与非邦交国实质关係,逐步达成了两岸关係与国际关係的良性循环。

马英九表示,过去两岸在烽火外交思维下,常在国际间相互敌对内耗、互挖墙角,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与资源,也无法达到实质效果。

马英九认為,以前不敢奢望双赢、良性的循环,但将近5年一步一脚印地走下来,这种现象已开始逐渐出现,很希望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将来能够真正在两岸、在国际社会,也能够相互帮助、彼此扶持,这应该是两岸关系最高境界。

两岸关系改善时,中华民国的国际关系同时也改善,这是马英九的结论。换句话说,今天马英九能够现身梵蒂冈无限风光,这是两岸关系的改善所带来的具体成果。

这话与其说是讲给北京听的,不如说是说给台湾选民听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