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经济

联合国:亚洲经济融合促使香港成为冰毒走私中心

根据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亚洲各地缉获的毒品甲基苯丙胺(又名冰毒)上升了四倍之多,反映国际犯罪集团借着这个地区急速经济融合和合作的机会,暴发不义之财。35页的报导特别点出香港和大陆,在蓬勃的毒品贸易中扮演主要的角色,从2008年缉获11吨冰毒骤升四倍至2013年的42吨。

香港警方毒品调查科人员检获市值逾1.53亿元的可卡因(2011年5月1日)
香港警方毒品调查科人员检获市值逾1.53亿元的可卡因(2011年5月1日) 香港文汇报
广告

联合国药物及犯罪办公室的地区代表Jeremy Douglas26日在曼谷发表这份报告时说:“国家边境贸易日趋频密、地区融合和边境限制日渐开放,都为跨境毒品或制毒原材料的走私活动带来机会。”

Douglas又说:“毋庸置疑,我们看到了正面的经济机会的好处,但跨国性的犯罪集团却利用机会而促进区内人工生产毒品的贸易。”

报告引述菲律宾和澳洲的执法单位表示,香港是犯罪集团走私冰毒的基地。澳洲当局这个月初披露,从香港运送到该国而被缉获的冰毒,几乎每天都有一宗。

这个数字反映了甲基苯丙胺无论是冰状或药片状形式,都在这个地区日趋流行。2008年到2013年这个期间四倍的升幅,当中冰状的甲基苯丙胺被缉获14吨,有一倍的增长,而在湄公河下游三角洲一带广受瘾君子欢迎的药片状甲基苯丙胺,被缉获的数量更有八倍的增长。

报告书引述菲律宾警方表示,该国的冰毒贸易,背后主要的集团都是来自大陆和香港。

南华早报就报告书的内容向香港保安局查询,该局发言人说,香港打击毒品走私一向“不遗余力”,并且与境外多个机关合作破获跨境毒品集散和走私等非法活动。发言人又反驳报告指:“并无证据显示香港是非法毒品走私的一个主要的转运地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