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媒体

壹传媒出售港台杂志 评论忧改敢言作风

因批判性立场而令广告收益大受影响的壹传媒,宣布以合共5亿港元(下同,折合约5560万欧元)的指示性估值,把《壹周刊》等香港和台湾两地的杂志业务售予曾经涉足中国娱乐事务的港商黄浩的公司。新买家表明,《壹周刊》「不会有大变动」,但部分记者或须兼顾销售工作。员工、学者和香港记者协会均忧虑,杂志志卖盘后,编采方针可能有变,亦反映以收紧广告等经济打压手段可成功封杀敢言传媒。

广告

香港传媒染红情况令人忧虑,现有三成半的主流传媒已受中国政府控制或被中资入股,另有八成半的传媒东主或高层被政治吸纳,成为中国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或已接受港府勋章。而壹传媒一向是未被吸纳传媒的指标性机构,至于今次出售的香港《壹周刊》,是壹传媒的创业刊物,有27年历史,以敢言见称,其余的还有《忽然1周》、《FACE》、《ME!》及《Next+One》的香港和台湾业务权益。指示性估值的5亿元中,包括应付公司的3.2亿元及根据出售事项注入杂志业务的1.8亿元。具体协议条款预计今年9月完成法律程序。

至于潜在买家则是由黄浩牵头的财团「W Bros.Investments Limited」。黄浩曾从事中国内地演唱会统筹工作,亦曾在新加坡和香港涉足娱乐事业和饮食业;2013年首次踏足传媒业,以2亿元收购《都市日报》,本月初以4亿元售出,当时已传出他将收购《壹周刊》。有壹传媒员工质疑其资金来源,甚至质疑他背后有中资背景。

黄浩否认指控,指不相信卖家会把杂志出售予有中国背景的财团,中资财团亦不敢收购壹传媒杂志。他又说,个人喜欢为民请命的超级英雄动画角色,故此欣赏杂志的纪不低头作风,日后杂志风格「不会有大改动」。不过,他明言《壹周刊》会推行新模式,透露财经记者或需要兼顾销售或推广工作,亦不排除会把部分工作外判。

香港记者协会发表声明,对《壹周刊》等刊物的编采方针会否在卖盘后受影响,表示关注,副主席岑倚兰更质疑,为何黄浩会有兴趣购买正在亏本的《壹周刊》?

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梁丽娟指出,壹传媒政治立场倾向民主派,当香港重视中资或中资比例增加,很多广告商便不愿意向壹传媒投放广告,以致壹传媒的地位逐渐萎缩。她续称,集团曾期望在网上开拓新空间,但进展未能补足纸媒的损失。至于黄浩的资金,她亦不明其来源,但《壹周刊》日后的运作模式和政治取向一定会调整,杂志风格、言论空间难免受影响。她亦不排除收购行动是政治任务。

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师吕秉权亦关注黄浩的背景,指《壹周刊》变调是意料中事,有关卖盘俨如宣布《壹周刊》死刑,而黄浩要求记者兼顾销售工作,必然打击传媒公信力,是杀鸡取卵。

他认为,今次卖盘反映中国内地当权者借着向商界施压而令敌对传媒的广告收入大减的打击手段成功,亦预期越来越多红色资金收购香港传媒,令传媒前景更堪忧。

是次杂志业务卖盘影响四百名员工,当中九十名属《壹周刊》,他们大多表示不满,有员工忆述,黎智英当年曾表示,若卖掉集团旗下刊物便「一世变契弟(骂人语,有贬意)」,不明白他为何出售开山杂志予亲建制势力。

壹传媒近年屡次录得亏损,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蚀3.93亿元,主因是广告收入大跌,而涉及是次出售的书籍及杂志出版印刷业务,收入跌幅最大,急降五成至2.27亿元,亏损1.61亿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