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香港《亚洲周刊》评选香港警察为年度风云人物备受争议

发表时间:

继多份中国大陆传媒将香港警队列为2019年风云人物后,香港《亚洲周刊》也锦上添花,推崇自反送中运动以来因种种暴力镇压而备受外界批评的香港警队为去年年度风云人物,立即引发读者的强烈反应。作家董启章批评该刊物沦为宣传机器,刊格全无,羞与为伍,宣布撤回自己入选该周刊年度小说的作品;中国民运人士王丹更是发起拒看《亚洲周刊》行动,呼吁港台人士让这家传媒“下架”。本次专题节目,我们就主要摘选本台驻香港特约记者甄树基的相关报道,向听众朋友们谈谈最新一期《亚洲周刊》评选香港警察为年度风云人物所引发的争议,欢迎收听。 

2020年元旦,最新一期《亚洲周刊》跟随大陆多分传媒,封香港警察为2019年度风云人物,引发广泛争议。图为该期封面。
2020年元旦,最新一期《亚洲周刊》跟随大陆多分传媒,封香港警察为2019年度风云人物,引发广泛争议。图为该期封面。 网页截图
广告

据甄树基香港报道,《亚洲周刊》在最新一期中,以大篇幅盛赞香港警察是香港的“定海神针”、“守护天使”,在关键时刻,“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守卫香港的法治”。周刊指,“无论你爱它还是恨它,这个三万人的纪律部队,左右了香港七百万人的命运”。

报道说,最新一期《亚洲周刊》封面专题故事有四篇,首篇长达7000多字,形容香港警队是“最被扭曲、被辱骂”,但同时是“最被仰赖、最被敬重的群体”,全赖警察“让香港人寻回免于恐惧的自由”。文章以近九成篇幅重提过去半年反修例运动期间警队被起底及舆论批评的事。其余还有“港警面对的指责与流言”、赞扬警队情报奏效的“从星火同盟到重设政治部”,以及专访警察队员佐级协会主席林志伟的“用生命保护香港和市民”。

香港知名作家董启章11月3日早上在脸书发帖,表示拒绝其作品《命子》入选“亚洲周刊 2019 十大小说”。他批评今期《亚洲周刊》内文“全为对香港警队的夸赞嘉许之辞,无视警队的累累暴行,毫无半点探讨之意,形同党媒宣传文稿”。立场偏颇,言论肤浅,“令人恶心”。他认为《亚洲周刊》已经刊格全无,为表示抗议,拒绝其作品《命子》入选同一期“亚洲周刊 2019 十大小说”,重申必须停止及彻查警暴。

中国民运人士王丹更发起拒看《亚洲周刊》行动,据《苹果日报》11月3日报道,王丹当日在脸书发帖表示,从今日起抵制《亚洲周刊》,也拒绝该刊记者采访。他写道:“本人也郑重呼吁香港和台湾的民众,全面抵制《亚洲周刊》,已经订阅的请退订,沒有订阅的不要购买。媒体不缺这一家,一定要让不良媒体下架!”

据甄树基发自香港的报道,《亚洲周刊》于1987 年 12 月正式创刊,是 Asiaweek 的姐妹刊物。1994 年 2 月,创办人之一新西兰传媒工作者迈克尔·奥尼尔(Michael O'Neill)离开 Asiaweek,明报集团时代华纳集团收购《亚洲周刊》,总编辑为邱立本。

在《亚洲周刊》盛赞香港警队的同时,警方则在变本加厉进行大围捕,甄树基的报道指,警方单在元旦一天就沿街截查464人,并控告其中287人非法集结。而早前集体跳船退出监警会国际专家小组、曾批评监警会缺乏独立调查能力的英国基尔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Clifford Stott,1月2日在推特发帖,狠批警方元旦日的大围捕,是客观性地对基本法造成威胁。

Clifford Stott在推特分享一则港台新闻,内容为警方在记者会上否认滥捕,并称已多次警告没有人有权逗留在已被定义为暴动的现场。他在帖文中指,《公安条例》容许警方将活动定性为暴动,每个人身处现场已被渲染为不合法的行为,导致警方可以大围捕,但他认为此举是客观性地对保障和平集会自由的基本法造成威胁。

Clifford Stott是去年9月监警会宣布的国际专家小组五名成员之一。但他其后发独立专家小组声明,指出监警会权利和独立调查能力不足,建议仍需由独立机构深入调查,而五名国际专家12月也只以同样原因集体跳船,宣布退出工作。港府和监警会在否认五人集体请辞是“辞职”,只属完成阶段性任务而已的同时,始终强调目前体制足可监察警察执法违规问题,并坚决拒绝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暴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