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法国学者看香港:一国两制能否在香港延续?

发表时间:

五、六月之交香港局势加速演进,中国人大通过港版国安法,延续30年的香港维园六四烛光守夜首次被拒、香港立法会当天三读通过国歌法,关注香港的观察分析质疑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能否在香港延续,两位法国中国问题学者日前受访法广“解密”专栏,谈他们对香港目前局势的分析,本次专题我们就介绍此次访谈的内容。

5月24日香港反国安法的示威者 .
5月24日香港反国安法的示威者 . Anthony WALLACE / AFP
广告

两位学者分别是法国雷恩第二大学中文系政治学副教授、研究中国社会运动的专家克洛伊 福萨尔(Chloé Froissart) 和台湾辅仁大学副教授、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CEFC)副研究员、中华世界新亚洲杂志的联合主编 让-伊夫 厄尔特比兹(Jean-Yves Heurtebise)。

北京为什么要现在对香港采取一系列收紧行动

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是,北京为什么要现在对香港采取一系列收紧行动?

克洛伊 福萨尔:我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香港基本法23条要求香港应该就国家安全投票立法,但鉴于香港强烈的民意及泛民主派的反对声音,该法自1997年以来始终未能完成立法,这对于北京是一大失败。然而,同时也是第二个原因,香港2019年3月起发起的声势浩大的反送中示威,被北京视为已触及其底线,需要寻找到办法来应对这一挑战,同时又不采用直接将坦克开进香港的方式,就像当年在天安门广场的做法那样。北京的想法是如何以一种看似合法的方式针对香港落实23条立法。第三个理由,是今年9月6日即将举行香港立法会选举,基于民众对建制派的强烈不满,泛民有可能首次赢得此次选举。这一状况已经在去年11月份的香港区立法选举中呈现,当时泛民赢得了共计18个选区中的17个区的大胜,因此,通过这一国安法可以让北京取消某些泛民派议员的候选人资格,以保障保守派赢得选举。Son ch1 Fin

对于厄尔特比兹,他赞同有关北京决定快速解决香港失控趋势的分析,同时也表示:

厄尔特比兹:北京正在实施的策略是一点点逐步侵蚀“一国两制”。要真正理解北京今天的做法,需要了解这不仅仅是单纯北京和香港的关系,还有北京与台湾的关系,而北京对香港采取的行动越来也多地瞄向台湾。事实上,这是最新呈现的一种状况。对于北京来说,台湾和香港两地事实上是完全不同的,台湾事实上处于独立,对香港采取措施,北京也意在台湾发出警告,尤其是台湾在2020年初蔡英文以高票连任以来,对陆态度更加坚定。北京对香港强加的“一国两制”,在台湾看来更多的是“一国一制”.

与处理89学生运动相比,北京面对香港抗争改变策略?

记者的第二个问题,是对比福萨尔也提到的北京在89年应对学生示威的处理方式,对香港抗争改变应对,选择了避免直接面对示威者,试图利用立法手段最终达到目的。对此 福萨尔表示,

克洛伊 福萨尔:绝对是如此,同时需要提出的是,“一国两制”本身既有的双重矛盾性,所谓两制,并不是两个自由民主化程度不同的法制体制,而是一个是社会主义体制和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因此北京做出姿态,保持资本主义的发展拿出法律和秩序,在这一点可以说与特朗普相似,以法律和秩序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可以说,这一根本性的模糊存在于很多有关中港关系的法律文本中,今天北京可以加以利用,以某种合理合法的名义达到自己的目的,尤其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并不是一个国际条约,而是一个双边条约,在联合国备案但并没有获得联合国的担保,因此这一声明的双重矛盾性可以让北京做出多次反复,断言联合声明已经过时、进入了历史等等。第三个非常重要、值得指出的矛盾在于,香港基本法规定了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于香港,除非涉及国家安全及防务,而由香港来对内立法,即使中国人大可以对条款进行释法,这也就是亲北京法律界人士所强调的,即香港问题属于中国国家主权,国家主权即国土的完整,因此中国有权对此立法,该法将和其他有关国防安全条款一起被写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而港首只需予以颁布实施,从而绕过香港立法会立法。北京似乎对这一双重矛盾性最初就有预见,以便可以运作解决,现在它就在下赌。

此前香港同样发生过民意示威危机,北京为什么过去没有,而是在现在采取强硬行动?

至于为什么北京要现在采取行动,而不是在同样发生过民众抗议危机的2003年或者2014年?

厄尔特比兹对此的分析是:

厄尔特比兹:可以说自习近平2012年掌权以来,中国政府总体表现趋向强硬化,尤其是对香港的问题,包括中国对邻国的关系上,因此,现在人们提到的所谓“新侵略、新肯定”,这一表现反应在中国整体对外的关系上 。显然今天的中国政府自我感觉已经足够强大,无需假以和平掩饰,可以充分展示其意志。加之当前大的国际背景下、尤其是最近以来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以及对美国的重创,使得北京感觉有充分的机会继续向前推进其意志,强化它在亚洲、在世界的地位,由此也到处造成紧张,因此从这一点将北京对香港的施压放开来看,中国与几乎所有邻国都有紧张,包括与印度的边境争端、在南海与菲律宾、印尼等的摩擦等。

补充厄尔特比兹的分析,福塞尔表示,

克洛伊 福萨尔:对中国、对习近平而言,21世纪要么是中国的要么不是中国的,在现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属于中国的时代已经来临,应该彻底洗刷19世纪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欺辱,用西方列强的工具、手段还之回击西方。中国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支持其表现中国模式和中国价值。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引领世界,宣扬的是所谓“普世价值”的美国价值,应该被中国价值取代,通过推销发展模式,包括强力的,从这一点看,香港只是其第一阶段。

有关法律我想最后再强调的一点是,尽管存在司法的模糊性,我们仍然不能否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国际性,然而对此存在国际法的曲解,而所有国家并没有指出这一点,我认为指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香港仅是中国日益践踏国际法则的第一步,如果现在我们不发声,之后如何能阻止它? 

香港经济地位是否下滑?这一下滑是否也是北京断然收紧对港态度的原因之一?

记者最后提出有关香港经济的问题,在香港回归中国时经济占中国GDP相当大的比重,占比为25%、而现在GDP占比仅2,3%,香港的经济地位是否在下降,而这对于北京,导致即便因美国制裁而遭受到损失,也因此可以接受? 

对此 厄尔特比兹说,

厄尔特比兹:这些数字是准确的,但不仅要看GDP占比,香港在中国GDP的占比的确逐年减少,这是显然的,但对此也要考虑到中国整体GDP这些年大幅增长,这是相对的。但香港的影响力,除了GDP之外,还有它的股票市场、香港对于众多外国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户作用…,香港的实力不单纯体现在GDP上,还包括金融方面、以及象征意义层面的,而正是香港所代表的形象意义尤其是问题的关键,在这一点上,北京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既然没有人欢迎我们,那就这样吧,无论如何我们都能够将之钳制住。

这里还有被众多提及的中国“战狼式”外交,中国外交官员通过推特等形式采取外交罕见的强硬攻势,比如针对最近特朗普的发言人就香港局势的推文,就有中国外交部官员以推特 “ I can’t breathe”回应, 映射美国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做。因此,中国现在通过强势外交,以美国的问题来反击佐证自身做法的合理性:你们批评香港,美国不也有骚乱、也有镇压吗?因此也就有六月四日天安门事件这个特殊日子, 香港传统的守夜纪念活动没有如常举行,但最终活动还是举行了,只是以非法形式举行。

西方国家反应相对谨慎?

至于外交,记者表示,西方对于北京处理香港的反应显得相当谨慎,尽管美国威胁要取消对港特殊贸易地位,英国也表示接纳更多港人入籍,但除此外几乎听不到西方国家的声音,

对此福萨尔表示,

克洛伊 福萨尔:还是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四国发表了联合声明,表达深切担忧,这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国家是中国留学生留学、中国企业投资最多的国家,之后要看后续具体的措施,比如对侵害香港民主或人权的官员进行制裁,这些都尚待观察。欧洲也同样发表了声明,表达深切不安,同时也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地位,而港版国安法有违这一声明,问题是欧洲内部声音的不和谐一致,比如匈牙利支持中国,而法国也通过外交国务秘书之口,表示将尊重中国主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