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港民主派初选:抗争派比温和派赢得更多支持

发表时间:

香港泛民主派立法会选举前的内部初选活动已经结束。这次选举活动虽然在港版国安法的威胁重压之下,但7月11日和12日两天,超过61万港人参与了投票,远超出组织者预期。选举结果也颇令人意外,传统的泛民主派政党候选人多数落选,或勉强过关,而立场更为激进的抗争派明显赢得了选民的支持。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先生向本台介绍了他对这次选举的观察:

2020年6月11日和12日,超过61万港人无视国安法威胁,参加民主派立法会选举候选人初选投票活动,远超出组织者预期。
2020年6月11日和12日,超过61万港人无视国安法威胁,参加民主派立法会选举候选人初选投票活动,远超出组织者预期。 REUTERS - Tyrone Siu
广告

有盼望,有恐惧:很多人重视通过投票表达不满

钟剑华:这不是香港民主派第一次组织这类初选,但受到高度重视。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共刚刚通过了港版国安法,对香港是一种威胁,很多人担心在这个法律之下,香港人的自由、选举都受到限制。第二方面,这次初选继承了去年底区议会选举民主派大胜的(带动),所以,民间希望民主派会取得更多胜利,比如在9月份的立法会选举中,取得35个以上议席,那样就能主导政府一些政策的辩论、拨款法案等等。所以,这次初选活动的背景,一方面有一些盼望,另一方面则有些恐惧。两方面情绪都有。

而且在初选举行之前一个星期,发生了一些事件。比如有些官员,还有特首出面说,初选活动有机会违反刚刚出台的国家安全法;作为给初选投票提供技术操作平台的机构,遭到警方在投票前一天闯入,(警方)说他们可能犯下不诚实使用电脑的罪行,差点把他们的电脑都拿走。所有这些也都更吸引人们关注这次选举是否能顺利举行。

初选活动两天。我曾去不同地区观察。我发现,出来投票的人真的很多,比我们想象的多很多。我们原本想象大概有十多万人,最后有60万人参加投票!比想象的多了三倍多。而且来投票的人很多都是很普通的人,有男有女,有年纪比较大的,也有年纪比较轻的。我同部分人匆匆交谈过。我的印象是,很多来投票的人,看到过去一年的情况,再加上国安法,他们对政府、对北京都有很多不满,所以,他们很重视通过这次投票表态。而且他们都很愿意改变以前的一些观念:以前很多人都比较支持所谓的传统的民主派,就是比较与北京保持沟通的那些人。但现在有更多人愿意支持那些抗争派,愿意支持年轻人,愿意给年轻人一个机会。这种观念很普遍,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人。最后出来的结果也真的很令人意外,一些传统的民主派,一些老牌的政党虽然能够保住参选的机会,但是他们在初选中得到的支持比抗争派少,这是这次很普遍的现象。

香港社会在政治上走向两个极端

法广:您怎么解释这些传统的民主派代表人的得票率会比年轻的抗争派少呢?为什么这些传统民主派候选人会处于一种相对的劣势?

钟剑华:我想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他们过去在香港的政治光谱里属于相对温和的力量,可是他们的策略似乎不能够保证《基本法》的承诺得到实现,而且在很多关键的时候,他们让年轻一代很不满意,认为他们妥协倾向太强,而且也觉得很温和的路线已经没用。第二个因素是,随着过去一年,由于特区政府的错误,北京又把所有注码压在特区政府身上,所以就形成香港社会在政治上走向两个极端,一极很支持政府,支持建制,另一极则极度反对政府,反对北京,使得北京和特区政府使用很强烈、很暴烈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比如纵容警察用很不妥当的暴力,打压香港人的示威活动。北京通过国安法,令香港的“一国两制”受到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人就惟有选择比较激烈的一方,所以民众向两边(极)走的趋势很明显。正如我刚才所说,很多以前相对比较温和的、比较年长的人,现在都愿意给年轻一代、给那些抗争派一个机会,也是通过给他们机会,表达对政府和对北京的不满。这种情绪在初选活动中非常清楚。

北京越以为能把港人吓退,越可能把更多人推向反对派

法广:整体来说,从国安法的内容来看,抗争派很有可能会被当局取消参选资格。您怎么看未来立法会的构成呢?泛民主派想在立法会争取过半议席的目标是否越发遥远了呢?如果抗争派候选人被取消资格,泛民主派在立法会的努力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钟剑华: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今年的选举在比较公平、公开、共同监督的框架下进行,民主派肯定是可以拿下更多的议席,这一点很清楚。在现在这个制度下,他们(民主派)要取得35个甚至更多席位的困难很大。去年区议会选举,民主派能够大幅度胜选,但是区议会选举方式与立法会不同,在比例代表制下,要拿35席真是很困难。拿三十几席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能否达到35席这个关键数字很难说。

现在初选的结果显示,一些更偏激的、更抗争取向的人参选,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北京乐意看到的。所以,在(9月)选举开始之前,北京和香港政府利用手中权力,取消他们的资格,不让他们参选,这个可能性很大。但是,如果北京政府和特区政府做得太极端,也会让香港市民更多地把手中的选票投给一些能够过关参选的民主派候选人。所以,虽然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强烈的抗争意识,可是他们都不满意政府。所以现在很难评估这次立法选举会有怎样的结果,要看北京和特区政府用什么手段去面对眼前问题。而且,他们很随意地就说港人犯法、要推翻国家政权、颠覆国家,这也很令人反感。国安法那些条文都很模糊,怎么说都可以,这也是让香港人很不满的一个原因。北京越是以为这能把香港人吓退,也越可能把更多人推向反对派那一面。这是最矛盾之处。

法广: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签发了《香港自治法》,并决定终止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了。国际社会的制裁当然是想向港人的努力表示支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港人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付出更大的代价呢?

钟剑华:当然啦。其实,如果香港保不住“一国两制”,中国把香港变成中国的一个普通城市,香港未来几年会很难过,因为很多香港现在有的优势都没有了。可是,最矛盾之处是,虽然如此,很多人还是很乐意见到西方社会、美国、英国、欧盟采取措施,制裁香港政府,不少人都说,要是能够保住我们的工作、保证我们的经济生活不受影响,可是,我们的自由和人权都不再受到保障。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短期或中期的一些痛楚也愿意忍受,愿意接受……这是现在很多香港人的心态。一些中产阶层的人,有钱的人,都有这样的心态。从我们做的很多民意调查来看,很多人不介意面对一些困境,甚至有人开始把财产、房产用各种方式移出海外,减少自己的损失,然后在香港支持一些人继续与政府抗争。所以,西方社会对香港的支持,再加上国际社会大环境对中共越来越不利,很多人在盼望,在中共的影响力更低,中国经济内部出问题的情况下,能为香港打出一条生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