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社会

港警降入职要求 评论忧失亚洲精英美誉

香港警队被指在2019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运动期间使用过分武力後,「好仔唔当差(警察)」的俗语再在坊间流行,而警务处的人手空缺率亦冠绝各部门,在不断放宽投考条件和返回中国内地招募仍未见改善後,警务处决定,降低警员入职要求,包括在全港中学会考试中英文不合格和体格不合最低要求亦可报考。有舆论忧虑。放宽会进一步削弱市民对警队观感,亦可能影响警队质素;但建制人士认为,不降低训练即可。

Hong Kong inicia maior julgamento contra ativistas pró-democracia
Hong Kong inicia maior julgamento contra ativistas pró-democracia REUTERS - TYRONE SIU
广告

对警员丶见习督察及辅警的投考新要求,由明(5日)天起实施,根据警务处网页,现时要投考者不配戴眼镜等矫视工具丶男性投考人身高最少 1.63 米及体重 50 公斤丶女性投考人身高最少 1.52 米及体重 42 公斤等体格要求将会取消;但保留须通过体能测验的要求。另外,警队亦会降低投考者的学历要求,若投考人在中学文凭考试(简称DSE)考获五科(包括中英文)合格要求中,未能符合中英文科合格的要求,警队会让他们参加自设的中英文笔试,在1小时内完成50至60条选择题,会视为符合相关语文能力的入职要求。 

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主席林志伟承认,近几年招募困难与「黑暴」和疫情有关,但人手不足情况已到了有迫切性调整入职要求的时候。他认为,体能丶学历与工作能力和处事方法不应挂钩,绝对不同意新入职警务人员的质素会下降,因为准警务人员要进入学堂受练,达到水平才能正式毕业工作,相信只要毕业门槛不变,警员服务水平不会受影响。

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克勤和身兼中国人大代表的香港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副主席陈振英更异口同声指出,现时罪案以网骗为主,警员不一定要像传统般魁梧高大,有资讯科技背景反而更加重要,相信警方会因应警员能力及案件需要调配人手。

不过,网上新闻节目主持人梁家权并不认同,忧心这支自上世纪八丶九十年代逐渐改善而获得亚洲精英队伍美誉的警队,会「一铺清袋」;他更表示,若入职者质素较前下降,後期培训将难以做好。有人甚至以「面粉唔好,点会整到好面包」作比喻。

时事评论员吴志森更以「荒谬」丶「好笑」来形容事件,忧虑早年学业成绩不佳而入职丶现时成为「不识字的老差骨」(即资深警务人员)的情况会延续。他更从根本上批评当局的处事态度,就是不愿面对问题,指警员空缺多,当局不去检讨为何港人不愿投考警察?为何流失严重?而是降低标准。他质疑,日後是否其他部门人手不足亦可自行制订公务员入职考试标准,总之是「我说你达标便达标」?

已转职私人保安公司的前警司黎家智向自由亚洲电台指出,当填补警员空缺的新人学历低,且中丶英文水平不达标,而警校和入职培训不能使警员提升至应有水平,将严重影响市民和国际社会对香港的印象。他补充,警员是接触报案人和市民的警队第一人,故市民印象十分重要。

他又说,降低体格要求会限制警队人手调配和影响执法效能。他以今年新春期间一名警员被1.8米高的菲裔男子追打後开三枪事件为例指出,体型和体格上输於涉嫌违法者,会令警员转用武器制伏的机会增加,亦需要更多人增援,故上述案例反映警队人手丶语言能力丶体能丶训练丶知识水平等均存在问题,质疑「究竟填人数,抑或维持香港的亚洲最安全城市地位,哪个重要?你所做的有否效益?」

根据保安局2月向立法会提交的资料显示,警队在2019年至去年3月底的三个财政年度,共招募2282名警员和督察,只及目标的44%,一半未到;把流失人数计算在内,警务处共有6312个空缺,空缺率高达16.7%,是最多职位空缺的部门;当中,初级警务人员有5284个空缺,占编制人数近18%,是港府内最缺人的职系。

警方其後於去年4月取消投考者「在港居住7年或以上」要求,又扩大招募范围到中国内地,分别於去年底和上月在广东丶福建及北京招募在内地就读的香港大学生。结果,警队在2022/23年度共聘得719名督察及警员,较上一年度增加一成,但仍未达标。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