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天津气候会议中国向发达国家施压

发表时间:

中国周二(10月5日)在天津国际气候谈判会议上向发达国家施加压力,要求发达国家增加减排标准,为达成全球气候公约做更多努力。路透社发自天津的报道说,中国是全球主要碳排放国,而碳排放又被认为是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碳排放量因其经济增长而继续增加。

广告

但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苏伟则强调,西方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比中国高得多,现在发达国家应当让新兴国家继续发展经济,并从根本上提高他自己的减排目标。

第四次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10月4日在中国天津开始举行,有177个国家代表团参加。这次谈判是为今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将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做准备。坎昆气候大会的总目标是产生一个替代“京都气候协议”新协议,京都协议将在2012年到期。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失败一年之后,目前在天津参加谈判的一些国家代表团仅仅希望坎昆会议能为产生有约束力的新全球气候协议打个基础,并在在2011年正式签署。

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举行的气候峰会仅仅获得一些不具约束力的减排承诺。随后的谈判都没有真正达成具体的减排目标。

路透社说,在天津,人们对坎昆会议不报太大希望。个代表团更多是要就遏制地球升温的财政筹款达致共识,主要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绿色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帮助这些国家实施保护森林计划。
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表示,尽管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减排承诺,但这些承诺离发展中国家的期望和科学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因此在坎昆会议上,发达国家还是不能逃避减排问题,但是苏伟没有具体说明他要求发达国家进一步减排的数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另一新崛起国家的谈判代表向路透社表示,他认为坎昆会议取得进展的可能性很微弱。他说,自己“不认为事情进展特别快,也看不出天津谈判能达成实质性的成果。
据联合国提供的信息,目前的减排目标还不能够将地球升温限制在两摄氏度以下。根据一些专家预测,地球如升温超过两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出现严重的干旱、水灾,等大规模气候反常现象。
而哥本哈根不具约束力的协议表示,签署各方要努力让地球的升温不超过两摄氏度,并围绕这一目标来制定其减排标准。
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苏伟昨天在天津敦促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援助。他表示,“这将是坎昆会议能否取得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重建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新华网指出,中国宣布到2020年,中国的GDP单位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并说,这是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也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有力表率。
但据旅德中国生态专家王维洛表示, 到2020年,尽管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却为2005年的1.74倍至2.51倍。中国国务院发布的碳减排目标,并没有实质减少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只是减慢了碳排放增加的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依然保持碳排放量总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