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生态

香港中环铜锣湾空气污染去年280天超过世卫标准

根据香港科技大学和思汇政策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报导,香港金融中心中环以及游行购物热点的铜锣湾,去年的空气污染程度有接近280天超过全球健康和安全指标,重灾区是德辅道中和轩尼诗道。

2012年7月1日香港维多利亚港一瞥
2012年7月1日香港维多利亚港一瞥 路透社
广告

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与思汇政策研究所2013年初开始,在一辆电车上安装一套空气质素监测仪器,收集一整年即时的空气样本。其中目的是,量度电车港岛沿线的PM2.5浓度,以及探讨路边空气质素和都市结构的相互关系。

报告指出,就算在交通流量较少的港岛东区,PM2.5浓度的水平,每年有80天超出国际标准。PM2.5浓度,是计算体积小过2.5微米的空气中的浮沉粒子,专家认为,人类吸入此类污染的空气,将对肺部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

思汇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总监吴家颍说:“我们所面对的,比我们想像中还要差。政府必须将改善市区马路通道的空气质素,作为首要政策。”

吴同时引用最近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警告,成千上万的人每天度曝露在恶劣空气之下,尤其是老人,患上心脏毛病的可能将有所增加。

根据世卫组织所定下的标准,空气每天的PM2.5浓度,每一平方公尺不能超过25毫克。但从去年3月至今年2月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中环和铜锣湾地区,有280天是超出标准的。

科大和思汇所进行的研究,主要在一辆电车上安装了一套空气质素监测系统,当中包括一部空气微粒监测仪,以及全球定位追踪仪器。监测系统会按秒收集PM2.5浓度数据及全球定位资料,并把资料传送到由香港科技大学管理的资料库,进行处理和分析。PM2.5的量度工作由2013年8月开始,安装了空气监测系统的电车按正常安排行驶,由早上6时起至午夜止,特定维修日除外。

为了研究PM2.5浓度与都市结构的相互关系,香港科技大学采用了平面面积指数和迎风面积指数,协助了解电车沿线都市及建筑物结构形态的特性,以及它们对都市通风及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