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劳伦斯•图比娅娜(Laurence Tubiana)谈气候谈判进展

发表时间:

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COP21将于今年年底在巴黎举行,就在峰会召开六个月之前,五十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上周在巴黎举行了为期三天的非正式会议,就各自认为最棘手的问题与会议主办国法国展开讨论。那么各国之间的谈判进展究竟如何?要达成协议还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障碍?此外,下个月将是各国公布各自减排贡献的又一大期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准备在下个月公布各自计划的减排目标。与此同时,多位世界知名经济学家上周发表联合公告,呼吁欧盟、美国以及中国等世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必须加大减排力度,指出他们目前所作出的减排承诺离此前将地球升温幅度维持在两度之内的目标还十分遥远。作为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主办国,巴黎对此持何观点?

环境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
广告

本台法语部记者安娜-塞西尔•布拉 Anne Cecile Bras 就上述问题采访了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长负责气候变化谈判事务大使、巴黎2015气候大会特别代表劳伦斯•图比娅娜(Laurence Tubiana) 女士。

法广:图比娅娜女士,您认为今年的巴黎峰会有可能达成协议吗?

图比娅娜: 我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看到所有的国家都期望能够达成一个实质性的协议,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空洞的政治口号上,各国都期望协议文本具体明细,明确规划各国未来几十年的路线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充满信心。当然,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确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并没有走在时间表的前面,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加速谈判的节奏。我觉得有所不同的是,在去年的谈判中,各方却坚守各自的立场互不相让。而今年的谈判各方都在寻求如何找到使对方满意的妥协方式,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非正式谈判会议上,有许多国家都明确地表示倘若对某些条款作出一些修改的话,他们可以改变他们的立场,从而向别的国家靠近。有些国家甚至主动提出担任各谈判小组之间的沟通桥梁,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实质性的协议。这些都是十分积极的因素。不过,就象我刚才所说的那样,时间紧迫。下个月波恩会议持续的时间为两周,随后是九月份与十月份分别还有一周的谈判会议,之后就是十二月份的巴黎峰会。所以,我们必须加速谈判的进展。

法国巴黎气候峰会谈判特别代表劳伦斯•图比娅娜(Laurence Tubiana)。
法国巴黎气候峰会谈判特别代表劳伦斯•图比娅娜(Laurence Tubiana)。 网络DR

法广:在去年十二月份的利马峰会上,各国达成一致将在今年年初公布各自的减排承诺,但到目前为止仅有三十多个国家兑现了上述承诺。您如何解释此一现象?

图比娅娜:人们的等待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大家都在等待主要排碳大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会做出什么样的承诺,以及各自将推出什么样的减排路线图,至少不少新兴国家处于上述等待阶段。当然,对那些贫穷国家来说,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总之,无论如何,下个月,也就是六月份,应该是大多数国家公布各自减排目标的最后期限。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七强工业国都应该先后公布。之后,夏天,最晚十月份,所有主要排碳国都将公布减排指标,当然最后可能还会有一些国家确实很难制定他们的指标,不过,这些国家的排碳量微乎其微。 在各国公布的减排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准备在什么领域多做努力以及他们各自的减排重点,比如说,某些国家将设立碳排放市场,某些国家将在公共交通领域大力投资,某些国家将重点发展再生能源,这也是各国减排计划中值得关注的部分。各国公布的减排指标自然是重点,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些指标同联合国规定的目标相距遥远。另外,除了这些减排指标之外,各国提出的减排路线图也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引导企业在新的领域投资,我们期望巴黎峰会能够激发类似的良性循环。

确实,除了巴黎峰会主办机构之外,国际舆论也高度关注各国的减排承诺。3月31日是第一个期限,那些早已做好准备的国家应该在此一期限之前公布。而其余的国家最迟必须在10月1日之前公布。法国世界报上个月做了一个统计。在4月9日之前,仅有34个国家公布了减排指标,在这34个国家中,就包括欧盟28国。其余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瑞士、挪威、墨西哥以及加蓬。


加蓬是第一个公布减排指标的非洲国家。欧盟二十八国承诺将在2030年的排碳量同1990年相对比减低40%,其中包括一方面减低能源消费27%,另一方面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增加27%。挪威政府公布的减排指标与欧盟基本相同。瑞士的减排目标则高于欧盟,瑞士承诺将减低50%,而相反,俄罗斯政府宣布的减排指标仅为25%至30%。美国与墨西哥走在美洲国家中的前列,美国政府进一步确认了此前中美联合声明中提出的减排指标,也就是在2025年之前,同2005年相对比减排26%至28%。而墨西哥则宣布将在2026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且将2030的排碳量同今天相对比减低22%。

世界报报道说,包括中国与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具体规划减排路线图上遇到重重困难。因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计算方式,计算过程十分复杂,必须准确的计算投资代价以及能源产量评估。中国与印度可能会在下个月的波恩峰会上公布各自的计划,而绝大部分非洲国家都计划于秋季公布。


正如图比娅娜女士所说的那样,各国提出的减排路线图各有侧重,俄罗斯政府将减排的重点集中在俄罗斯的森林资源上,期望俄罗斯大面积的森林能够吸收其境内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俄罗斯在能源转型等方面并没有重大的调整。同样,瑞士也希望其境内的森林能够在减排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瑞士还计划通过碳市场交易减低排碳总量计算。而欧盟、美国以及俄罗斯则并没有将碳贸易数字加入减排计算中。


不过,无论各国通过何种方式兑现自己制定的减排承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目前各国公布的减排承诺离联合国专家预估的指标相去甚远。

英国伦敦多位知名经济学家上周呼吁各国必须增加减排力度,因为根据他们的计算,按照中国、欧盟以及美国这三大排放大国目前的减排幅度,到2030年,仅仅这三国的排碳总量就将高达209亿至223亿吨,按照同样的模式预测,2030年全球其他国家的排碳总量应该在230亿吨左右,而联合国环境署预测说,要将本世纪末地球升温的幅度维持在两度以内,全球在2030年的总排碳量不能超过230亿吨。

 

法广:按照各国目前制定的减排指标,地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划出的警戒线,作为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主办国,巴黎对此有何看法?

图比娅娜:在实际谈判中很难坚守科学家划出的警戒线,当然,我们始终不离开两度这一大坐标。尤其是今年十一月份,当联合国秘书处将所有国家的减排计划做统计时,必将以两度作为基准,以此来衡量各自做出的努力是否足够。因此,科学指标还是受到一定的遵守。但是,我们也知道,要维持在两度以内并非易事,这就意味着必须进行重大的调整。要维持两度必须在2050年将全球的排碳量减低一半,必须放弃使用化石燃料转而使用再生能源来发电,对许多国家来说,就必须放弃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尤其是那些发达国家,这就会导致巨大的社会以及经济模式变化,虽然各国都决定要共同做出努力,但很显然,这一道路还十分漫长。

感谢图比娅娜女士接受法广的专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