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联合国气象组织警告 未来气温走高 北极融化加快

发表时间:

世界气象组织7月8日发布最新调查预测未来5年全球气温会持续走高,气温平均增幅到2024年前预计每年超过1度。此前该组织在6月23日宣布 ,北极圈以北地区温度创下新高达到38摄氏度。

联合国调查显示北极圈以北地区温度创下新高达到38摄氏度。
联合国调查显示北极圈以北地区温度创下新高达到38摄氏度。 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AFP
广告

未来5年持续气温走高

世界气象组织7月8日发布最新调查预测指出,从2020年到2024年预计全球平均气温每年比工业化前升高超过1摄氏度,最高会达1.5摄氏度。其中至少有一年的平均气温超出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的发生几率为20%,一年中有一个月或数个月的平均气温超出这一水平的概率则高达70%。

预测指出,除南大洋部分地区外,全球几乎所有的区域在未来五年内都会变得更热更湿。高纬度地区以及西非萨赫勒地区的降雨量可能增加,而南美洲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区域则可能变得更加干旱。与此同时,北大西洋北部区域的西风可能增强,意味着西欧的暴风雨天气将会增加。

与1981-202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北半球的大部分陆地区域预计在2020年到2024年期间平均气温或将升高0.8摄氏度以上,北冰洋的变暖速度可能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而热带地区,以及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气温变化程度最小。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超过1摄氏度以上,过去的五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五年。他呼吁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就是将全球平均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2摄氏度之内,目前面临巨大挑战。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气象组织已经反复强调,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工业和经济放缓,不能取代协调一致和持续不断的气候行动。由于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极长,2020年的的排放减少不会让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降各国政府应该抓住机遇,将气候行动纳入经济复苏计划,确保在疫情后重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强调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工业和经济放缓,温室气体排放相对减少,但是这不能取代各国协调一致和持续的气候行动,各国政府应该抓住机会,将气候行动纳入经济复苏计划中。

联合国的世界气象组织的这项预测由英国气象局牵头,结合了西班牙、德国、加拿大、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典和丹麦气象预测团体的最新结论,还有知名气象科学家的意见,使用了全球主要气象中心电脑模型所给出的综合数据,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纳入考量,对未来五年的气温、降水、风向和其他气象指标作出预估,为各国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

北极圈温度或创下历史新高38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克莱尔·努利斯此前在日内瓦的记者会上表示,北极升温是世界其它地区平均升温的两倍。新冠疫情期间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但是不足以弥补升温带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高。

世界气象组织已经接受俄罗斯最新气候报告显示,在北极圈内的俄罗斯韦尔霍扬斯克镇近日温度达到38摄氏度的高温,同时,这里的西伯利亚热浪延续时间更长,山火活动增加。

这位发言人表示,如果这个观测到的温度结果得到证实,世界气象组织将组织国际专家小组对这一结论进行更具体的审议。

目前备受关注的西伯利亚东部地区因其冬季和夏季的极端天气而为众人所知,7月的气温达到30摄氏度以上并不罕见。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北极的升温速度大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就是在一个异常温暖并缺乏降雪的春天之后,西伯利亚热浪和山火期延长,导致温度达到峰值。 

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西伯利亚许多地区5月的气温比平均温度高出约10摄氏度。而这种异常的高温使北半球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5月。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北极海冰在去年9月的体量与1979年至2019年期间的平均水平相比下降了50%以上。

目前,世界气象组织正在核实这一数字,若属实将成为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高温使西伯利亚广袤的针叶林区火灾频发。仅在伊尔库茨克地区发生的多起森林大火,过火面积已经达到近300万公顷。截至7月6日,西伯利亚地区今年已经发生246起森林火灾。

热浪席卷、山火频发后,冻土层也开始加速解冻。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员在另外一份声明中说:“国际大气科学家小组将非常仔细地检查这些数据,他们将讨论该观测结果是否有效。分析的最终结果将是非常宝贵的信息,可以帮助气候科学家、工程师和医学界乃至公众,为极端天气更好地做好准备,以更好地了解整个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根据欧洲联盟气象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6月平均气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北极圈内的西伯利亚气温超过往年约5摄氏度。西伯利亚地区,刚经历了一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研究人员发现气温不断升高让灌木和树木正加速向北迁移,其结果就是北极圈正在“变绿”。

无独有偶,加拿大北极地区也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比往年高出两三倍。

加拿大也出现了类似的天气过热情况。 6月25日,在位于北极圈内的库加鲁克,当天的最高气温达到22.1摄氏度,是往年同期最高气温6.2摄氏度的3.5倍。

而在北极圈外侧的贝克尔湖地区,最高24摄氏度的气温,也比往年9.8摄氏度的平均气温,高出近2.5倍。虽然全球年平均温度不断被刷新,但北极的变暖速度显然要更快。

北极变暖原本就在气候专家们的预料之中,但原先的预计是,到2100年左右,北极气温可能最高会达到38摄氏度。

全球变暖只会让极端气候更加频繁出现,全球会面临更多自然危机和随后引发的社会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粮食展望》最新报告指出,由于疫情以及气候变化下水灾、旱灾、蝗灾影响的持续,全球正面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环保人士指出,全球变暖只会让极端气候更加频繁,也让全球面临更多的危机。如果不改变全球变暖加速的趋势没有最热,只有更热,人类社会只能不断迎来又一个最热的夏天、最热的一年。

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2020年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他希望各国在2020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更有力度的行动计划,争取实现全球控温目标。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