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走进法兰西

400万法国民众饱受孤独折磨

发表时间: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似乎并未能为人类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便。现代生活中许多帮助人类相互沟通的方式:手机、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似乎并未加深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相反,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受到孤独的折磨。似乎越是求助于现代工具进行沟通,知心朋友就越少,也更容易地陷入更深地孤独,许多人表示在或多或少地体验着孤独的痛苦。孤独感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孤独感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广告

专门关注社会问题的法兰西基金会于六月一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法国,“家庭”已不再是理想的避风港口,也不再具有减压阀门的功能;“工作”未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其结果:法国约有400万人口(即相当于全国总人口9%的人)几乎没有社交圈子,生活在“完全孤立”的状态中。

在这400万饱受孤独折磨的人口中,56%的人将他们所忍受的孤独感归咎于家庭关系的破裂。实际上,家庭因素在各年龄层面的表现各有不同:对于年龄较大的族群,丧失配偶是造成孤独的主要原因;而对于那些年龄较轻的族群,孤独感主要来自感情破裂,甚或夫妻离异。还有一些人的孤独,并非特殊原因所造成,只是他们与外界很少联络,一些人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几乎没有与外人有过任何言语交流,包括断绝与家庭和朋友等关系的联系。

这种被法国心理分析家玛丽-佛朗斯-伊里戈扬誉为“新孤独”的现象,主要来自如下几个原因:首先,在我们所处的“超级信息交流”社会,亲密的交流方式正在逐步被潜在的交流方式所取代;第二,受工作变迁的影响:一些五十岁左右的人,遭遇失业或被迫提前退休,导致他们选择远离熟人,为了掩饰他们的尴尬境遇,许多人不再愿与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往来。此外,职业空间并不是提供社交机会的场所,20%的受访者表示:与同事没有社交关系。其中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心理上的压力:每一位同事都可轻而一举地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最后,则是单身族群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夫妻离异的要求多由女方提出,但妇女感受到的孤独则更为强烈。在35-4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中,40%的妇女受到孤独的困扰,而男性的比例仅占28%。玛丽-佛朗斯-伊里戈扬指出:现代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她们渴望伴侣,但并不一定希望体验日常生活中,每一天的夫妻关系。调查显示:与普遍看法相反,老年人并不是受到孤独折磨的最大族群。调查显示:28%的老年人备受孤独折磨,而年龄不满25岁的年轻人中,却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感受孤独。法国的孤独现象正在逐步低龄化,目前40岁上下的中年人也逐渐遭到孤独侵袭。另外,约有三分之一低收入人群表示感到被社会孤立或抛弃,并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心理分析家玛丽-佛朗斯-伊里戈扬认为:许多备受孤独折磨的人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为了改善孤独局面,这些人应该主动地走向他人,向他人伸出帮助之手。增加交流的机会。许多协会组织也提出“走向他人”的呼吁。要求邻里之间加强联络。

专家警告说,法国社会必须注意过多人忍受社会孤立的现象。 法兰西基金会总干事弗朗西斯-夏宏则强调:“人人都应该意识到:太多人处于孤独和隔离状态时,对竭力对抗这种情况的人和这些人所属的社会来说,都是没有出路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