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僭建风暴成港府烫手山芋

香港近日刮起「僭建风暴」,不单把一众高官和议员牵扯入内,连其他名人亦不能幸免,而新界村屋因僭建问题严重,更已组成理顺小组,希望保卫非法僭建物,更有乡议局成员扬言不惜「武斗」,但专家表示,可以弹性处理的空间不大。

广告

港府数据显示,香港约有四十万个僭建物,存在年期由数十年至一年不等,情况以新界村屋情况较为严重,申诉专员公署上月发表报告,炮轰多个政府部门纵容新界村屋僭建,传媒其后更发现,不少僭建物由乡议局成员或立法会议员拥有,近日更连前立法会议员郑经瀚、乡议局副主席林伟强、前立法会议员何世柱胞姊亦被指家居有僭建物。
至于被指僭建物偏多的新界,情况更令人关注,因为有关建筑物不单止加建顶楼加盖屋,有人甚至在只准兴建三层的村屋加建至五、六层,安全成疑。不过,新界乡议局不少成员以情况普遍为由,要求政府酌情处理,并于年前成立「乡议局与发展局商讨理顺丁屋僭建物小组」(下称理顺小组),期望可保留僭建物,但随着申诉专员发表报告,小组领导成员均被指有僭建物后,已有成员退出小组。

不过,乡议局部分乡绅以新界原居民权益受基本法保障为由,在乡议局会议上要求「文有文斗,武有武斗」,更鄙视地说,政府只是小儿科。发表有关言论的「保乡卫族行动小组」成员梁福元,其有分的大棠荔枝山庄多年来一直入侵邻近的大榄郊野公园,并违规辟建酒家,无牌经营,六年来曾被食物环境卫生署检控三十七次。规划署和食环署更表示,会搜集证据以采适当的管制或检控行动。

梁福元反指政府排污要求高,以致申请不获批准,要求政府放宽限制。

随着事态发展,「理顺小组」工作更形困难,有成员透露,小组近月工作近乎停顿,香港测量师学会建筑测量组主席何巨业更公开表示,法例对楼宇的结构规管已有标准,难以因应新界或市区而有不同规管方法,除非政府修例,否则不能「一市两制」。事实上,新界部分村民的「保卫家园」行动已引起市区居民反感,一些按部门要求清拆僭建物的业主,均指责政府双重标准,优待新界人。

为免造成分化,据了解,港府虽然同意「理顺」丁屋僭建,但并不打算修例,若此,「理顺」僭建的空间难以乐观。如何平衡法治和避免激化村民情绪,成为曾荫权班子的烫手山芋。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